close

封面

自序—林志銘 

長年協助各地政府機關辦理公共藝術之設置或相關教育訓練,

不知不覺地,也隨著公共藝術共同成長了十餘年。

在這段時間當中,隨著不同的角色扮演,經歷不同機關的專業部門,

也因而接觸到許多前所未知的人與事。

常在南北奔波的途中思考著:公共藝術的本質應該是什麼?

是環境視覺的呈現?是養活藝術家的市場提供?

還是一個為了做而做的政策?

就一個研究者的理想觀點,自然會認為是“以上皆非”,

但在很多實務操作的經歷中,卻往往不得不去接受一個“以上皆是”的現實。

現行法令處理公共藝術的設置,多僅配套於單一的建築;

多數的人們,更習以“藝術品”置入“公共環境”的視覺價值,

來看待公共藝術的存在,這些積非成是的觀念,

總讓公共藝術的整體意義,充滿著諸多本質上的疑惑。

而「公共藝術」究竟可以怎樣的作為,

來成就出一個好的藝術文化政策?這個政策如何形成公眾所願意關心的議題?

可以在這塊土地上,去引發出怎樣的未來願景?

或是簡單的說,公共藝術,除了視覺之外,

還可以有怎樣的可能性?這些問題,始終環繞於腦海中,不斷地引發著各樣的思考。

也因長期投入於公共藝術領域的研究與輔導,

在一段段漫遊於各縣市鄉鎮的旅行中,經驗到更多公共藝術以外的豐富收穫,

太多原本沒有機會拜訪的社區,沒有機會認識的人,

沒有機會可以經歷過的種種專業領域,

正因為「公共藝術」,而可以廣泛且真實地接觸;在歷經不同的觀察與體驗中,

也引發了對公共藝術另一種新的領悟:

當我們將一個地方的社區人文﹑文化景點與住民特質,

與公共藝術放在同一平台上閱讀時,公共藝術將超脫藝術視覺本身的價值,

而成為另一種城市文化的“閱讀器”。

因此,當我們僅以單一的藝術欣賞觀點來看待公共藝術時,

公共藝術的確僅能限於一件“藝術品”的視野;但若能以更廣域的城市閱讀視野,

去看待與思考公共藝術,它便可以由視覺作品的創作理念,

透過不同的創作型態,來擴散出另一種地方文化觀點。

當公共藝術由創作到政策的觀點,開始講求的是關於土地與人之間的新關係時,

公共藝術在人與環境之間,也將引發出更多的對話,

這會是一種值得被期待的軟性環境政策與環境願景。

因此,公共藝術,不再僅限於法令與藝術創作市場的狹域視野,

而可以有著更多可能「再發展」的「未來性」,

並演化出一種以「創造力」為基礎的「新環境產業類型」。

就城市觀點來說,個別的公共藝術,就有如一個單音的音符,

一處處的公共藝術,可以成為不同旋律的音符,

未來所需的,

會是一個上位政策的“編曲”機制與過程,方能奏出另一種城市的人文樂章。

本套書並不著重於藝術創作的介紹,或是針對個別的公共藝術去論述,

而在於以地方或城市人文的觀點,來成為一種公共藝術的閱讀方式,

並以現今的公共藝術政策為研究與思考的基礎,去推演出適合進一步再發展的方向。

因此,所希望引發的議題思考,是由逐漸累積為帶狀的設置成果“面”,

到以城市空間“體”的環境美學,及包含更廣域的人文「環境」觀點。

這些均已超越以視覺為主的藝術面向,而在於人文美學「經營」概念的引入,

來討論生活美學的「永續性」。

封面2 

推薦序—胡永芬

◎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聯盟榮譽理事長 / 獨立策展人 胡永芬 

「公共藝術」的概念源起於1930年代的美國,面對當時的經濟大恐慌,

羅斯福總統提出的「新政」中,

包含了主旨與目的在於為促進經濟復甦而訂的公共建築1%設置公共藝術法案,

透過建構一種社會支援系統,

提供給專業藝術家持續創作、發表、及供養生活的機會,

並且透過藝術家在公共場域設置的作品,

讓社會民眾在日常生活空間中,就有機會獲得多元的藝術體驗與美感經驗,

進而達成一個時代人文藝術整體的發展與提升。

這真是一個充滿了理想與魄力的初衷!

從1%公共藝術法案在台灣實行至今還不到二十年,

「公共藝術」在台灣的操作執行,卻因為各種微妙的文化大餅勢力分配、

拉鋸因素之下,逐漸發展出一種「在地化」的模式與理解,

距離當年「公共藝術」概念發軔的「初衷」見越去越遠之勢。比較令人悵然的,

是那一份古典的理想已逐漸走上了另一條路,

但若樂觀的想,或許也有值得期待的部分,

就是從一種適合本地文化權力生態、適應庶民藝術認知之風土的現實中落地生根,

仍有機會逐漸成長與修正。

公共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林志銘教授常年以來致力於台灣公共藝術的推廣與教育,

同時也以執行委員、評審委員等身份,

非常深入的參與了國內各種類型、眾多的公共藝術案的推動,

這本著作以非常細膩的觀察、持平的態度,

詳述了台灣公共藝術實行十餘年來的一些觀念與現象之演變、

自體生成之特徵、具有在地特性的美學與思維、

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案例、教育性觀點的提挈……等等,

一直探討到時事所趨向的「創意經濟」與「知識經濟」想像之下,

已經演化出在地特色的台灣公共藝術,未來將如何自初階的消費性價值,

更上層樓達成生產性效益階段,提出他的建議與想像。

無論是對於公共藝術的研究者,

或是想介入還是已經介入台灣公共藝術執行的工作者而言,

這本書都是有助於全面而深入的理解現狀、思考未來,極具價值的參考書籍。 

 

推薦序—陳愷璜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美術系教授兼系主任 / 藝術跨域研究所 所長 陳愷璜 

透過林志銘老師這部關於台灣當代公共藝術的整體發展套書-

公共藝術的未來性:「公共藝術新趨勢」及「環境與產業觀點之公共藝術」-

內容廣泛羅列公共藝術的認知歧義的釐清、發展的階段脈絡重建、

美學的環境總成、城市閱讀關係建立、

教育觀點的整體擴張到與當代藝術發展的計畫型(projects)比對,

以至於後公共藝術時代的崛起等脈絡面向;

緊密依循著時序的觀念發展、法源變化與諸多案例的推移進程,

作者在整體的多元發展面貌上,

均一定程度的構作了台灣當代公共藝術的代表性案例

與一般性個案發展實況紀實以為之研究比對,

期望有所展開、有所證成,

也務期形成實質的公共藝術發展成長的影響與作用;

而這自然也必定有所遺憾的必須進行選擇與刪減,即只能在有限資源中,

提出較為成功或特殊的代表性範例,

作者用心良苦的蒐集資料與跨域架構的擴延性敘述,

也即時的(real time)提供了發展中的多元公共藝術實境之了解與細緻觀察的可能閱讀。

而作為公共藝術發展中必要的「基進思維」:

主管單位的龍頭「文建會」也應該主動提供相對的社會資源或經費,

將過去十餘年的公共藝術整體發展過程中的所謂「負面案例」,

作一全面性的積極檢討、論壇出版與後續改善與研究(再解構)的可能。

如此,

公共藝術的整體發展生態與社會整體,

才有可能從所謂的不恰當操作與實踐經驗落差當中,有所轉換、

並且大步跨越各種進程中的既有障礙。

此其中,最大的難處當然是長久以來,

台灣文化生態與政治倫理即被塑造成──對於既定的公共事務,

無法接受可能會有的行政錯誤與失敗──只能(準)成功!

事實上,那正是藝術或公共藝術面對我們社會時的最大困難!

我們需要由不一樣的「不恰當操作與實踐經驗」,

來獲取改變現實的可能與成長的寶貴機會。

除此之外,針對公共藝術,

什麼樣具體內容的社會批評,

將可能成為明日的「如何可能」?個人以為,其不外乎:

一、公共(藝術)論述的形成:

如果公共藝術確能為社會諸眾所關注,

意味著它除了已經在藝術所屬的龐大當代政治經濟學領域中有所著力,

並且已經產生社會的日常作用與影響,

那麼,自當在公共藝術的整體發展過程的生態與倫理中,

不時的動態興起專業批評(field Knowledge)與交替式監督---

如此滿足社會的「公共藝術專業評論」方可能自然應運而生;

成為社會大眾實質的生活內容,而不再只是公部門的事務。

二、企盼出現的實踐基進性 :

如何從「消極性的公共系統機制預算消化」,

到形成「積極性的藝術動能(公共與私有的整合)產業化」可能。

這是截至目前為止的機制運作所能提供的一般性結論 :

即消極性的行政防弊而導致公共藝術普遍的操作庸俗化與實踐弱智化。

三、回溯、整理與展望:

(1)由整體的城市行銷到國家的國際推動:

推動由地方互動到國際參與並重的可能運作模式。

(2)【修法方向】:

A.以「完整年度/個別行政單位」為整體規劃、設置之執行:

即各行政單位依法得以整合年度轄下所有的公共藝術案例資源來作整體的規劃與運用,

專款專用,避免瑣碎化、粗造與庸俗化。

B.「共同參與」與「公民美學」的落實:

義務教育內容的強制需求與提供、專有互動平台的建立與強力運作。

C.整合與立法推動「私有領域」納入法制化的可能:

如果N.C.C.是主管國家整體的「傳播與媒體」;

則我們應該也需要另一個主管「視覺與空間環境」的整體專責機構。

公私並重、整體規範,藉由民間的活力再造,以創公共視覺與景觀事務榮景。

(3) 「公共藝術動能產業化」:

經由整合之規模與運作既包含社會福利精神,

也容易推動為更具有競爭力的當代產業(glocality industry)。

四、以持續的關係脈絡進行公民觀念的養成發展與探問 :

透過「公共藝術」的藝術與社會定位關係,

進行必要持續發展的觀念的教育、養成、修正與批判。

因此,我們才有能力持續提問:什麼是我們未來的公共藝術?

五、必要的解構與再結構:

綜觀歐、美、日國家在公共藝術的發展歷程中的文化概況,

與其必然的歷史因應,互動著更為細緻的文化藝術積澱效果,

產業倫理在其中也形成文化與藝術的獨特性!在台灣,

則一直將公共藝術理解成空間、環境與景觀的某種「裝飾」與「美化」產業,

除外似乎並不涉及某種更具文化、藝術、當代生活整體理形的建構,

而僅止於以案結案的活動式消費,如此將無任何未來性累積可言!

因此,對於發展公共藝術十餘年的審慎研究,勢必導引了日後的某種影響與發展可能!

最後,想望著我們都能經由林志銘老師專書所提供的完整內容中,

開始對這十餘年來公共藝術的發展路徑有一細緻的回溯、掌握與批判,

作為我們一起繼續努力前行發展的互動基礎與必要工具。

或許,做個像海德格《林中道》的伐木工人或森林管理員一般,

正是一般性的創造認知起點:

於林中

有些路徑嘎然而止於未經開墾的地方

最是容易充塞滿佈荊棘

我們將之稱為林中道(holzwege)

每個人跟隨著屬於他自己的路徑

在同一片林中

相似性交叉貫穿在相互之間

然而充其量

這只是外表

伐木工人與森林管理員都熟悉這些路徑

而他們也知道這意味著:得以走在林間道上。 

(1990年 譯自chemin qui ne mènent nulle part. ) 

延伸閱讀 主題網站:http://www.patw.org.tw/patwbook/index.html

公共藝術‧故事漫遊》  http://lincm68.pixnet.net/blog/post/2792138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公共藝術 未來性 林志銘
    全站熱搜

    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