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太平國民小學
關於 生活裡的『美』這件事
每個地方,都可以在生活裡,發現許多有趣或具生活記憶的場所,這些地方,
並非需要經由專業的「設計」或“很藝術”的成果,
而在於一種地方與人之間的情感,這也是一種關於在地生活的地方價值。
本計劃在於藉由兒童的觀察、體驗,去產生聯想、創造等創作行為,
被引導出一系列的創造性活動,去重新發現與感受出社區之「美」,
並進一步地去推廣﹑行銷出這個「美」的主題。
探索 生活裡的『美』
探索,在生活裡常常是一種「發現」的行為,
「發現」在不同的時間點與不同的生活目的(如:學齡前﹑基礎教育﹑專業教育,
每階段中的生活教育等不同的生活階段,
及不同的生活目標:教育學習﹑旅行..等),
均有機會去經驗出不同的知識與生活經歷,
並藉由不同的身體感知去產生不同的生活記憶。
本計畫在於以生活場域中的發現,去形成一個地方文化行銷的目的,
這是以一種基礎美學教育的機會提供,去引發出一連串的社區之美探索之旅。
在活動內容中,由通學道﹑上學路徑乃至生活領域中的重新感知,
去進行一種生活上的重新探索,目的就在於更真實地認識自身的生活環境,
並由這段認識的過程中,更深化出一種在地認同的地方價值。
這段探索的過程,並非僅在於學童本身的生活教育,
更在藉由學童的集體參與﹑討論﹑創作過程,去帶動社區居民(家長),
分別藉由「親子」﹑「師生」共同參與的兩個向度,去推動一個關於社區的願景。
關於這個願景,在於以下而上的提出觀點,以形成一個社區營造的公眾議題;
也在於由近至遠地產生未來的議題,
目的在於建構出一種廣域且長期的環境關懷理念。
因此,活動本身會是一個時期的事,但因由活動所產生的「注意力」﹑「影響力」,
乃至衍生出的「想像力」﹑「創造力」,均於未來具備著無限的發展能量。
從生活中的重新探索 想像著未來的夢想
這個公共藝術計劃,共以幾個階段來體現出這社區美學的議題:
初始階段是以公共藝術為題,藉由學校老師﹑家長﹑社區民眾等社區的討論與互動,
來引發一段關於社區閱讀的生活經歷分享。
這樣的議題,逐漸因為一種記憶與生活經驗的分享而逐漸加溫,
一場關於社區與學校的公共藝術活動,逐漸在寒冬中熱絡了起來。
學校的孩子們利用春節過年期間,邀集親朋好友至社區旅行,
他們分別製作了自己與親友的活動記錄,在下一個學期開始後,彼此共同分享著。
在這一段段學童們充滿歡笑的生活分享過程中,
熱絡的氛圍,也感染了老師們,於是開始有老師攜帶了自己兒時的紀念品,
與學童們分享老師們自己的兒時生活趣事。
學校利用週三下午的例行會議時間,以公共藝術為題進行初部的座談與意見交換。
校長﹑教務主任及學校中的老師們,其實都算是這村落的美麗主題,
這點,孩子們應該很早前就發現到,
說不定後面的發現美麗分享,主題就是他們的老師囉。
老師分享著自己的童年記憶趣事。
孩子們聽見了一段段左鄰右舍的有趣生活點滴,
也對於老師的童年故事充滿了好奇與驚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