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ook display-F-Brown (2).jpg

前言

閱讀村落文化的另一道思路

 

教堂,之於村落,是地方上的一個地景、一棟屋舍……

是人們遭遇困難時的避難所,更是一個默默存在於村落裡的家;

教會與村民之間的關係,並不在於建築本身,而在於透過蘊藏於這份信仰裡的愛,

由過去到如今,都在每個世代成為生活上的幫助、心靈上的安慰;

在許多灰暗人生路途中,點亮生命的亮光;

當村落逐漸凋零時,隨著人們的離去,教堂也冷清了下來,

甚至成為靜靜述說過往記憶的一方廢墟,深情地見證一頁頁的城鄉故事。

 

跨越地理、族群的福音傳遞網絡

介於歐亞大陸、日本與東南亞之間的臺灣,

曾是航海時代國際船隻於亞洲地區重要的停泊站與貨物轉運站。

早於十七世紀時,中台灣已存在洪雅族、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布拉族及巴布薩族;

西南部平原上則居住著西拉雅與馬卡道族人。

荷蘭及西班牙殖民地時期,天主教、基督教信仰經由西方傳道師陸續引入臺灣;

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領兩萬五千名將士進軍臺灣,而在隔年迫使荷蘭投降後,

開始大批移入來自中國的漢人;一六八三年鄭清雙方爆發澎湖海戰事件,

隨著鄭克塽歸順清朝,也讓臺灣進到清領時代;

清廷於一八五八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

依天津條約開放打狗(高雄)港,天主教於是隨著通商而再度傳到臺灣。

明清時期,不少傳教師多因政治勢力的角力結果而得以來台宣教,

然而,伴隨武力脅迫、經濟壓榨等強勢作為,讓這類西方宗教不易被接納;

另一方面,早年入墾台灣的先民

其後代子孫多依循著祖先由家鄉所引進的廟宇與祭祀習慣,而演繹成為民間的傳統信仰。

因爭地、種族、治理、飢荒等天災人禍,在生活與生命都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

任何被視為具有神秘力量的天地萬物,都可能成為祭祀對象,

進而形成各式各樣的神佛雕像與祭拜儀式,

對於多數人來說,這些都是讓心靈獲得安慰與依靠的方式;

這種多神觀點的宗教文化,相對於既沒有圖騰,也沒有具象物件可以膜拜的基督信仰,

自然也更難被多數人所接受。就宗教本質而論,無論任何一種宗教派別,

若其中存在著降服鬼魅、長年纏身的病痛獲得醫治、引領惡人改邪歸正……等等「神蹟奇事」,

往往都可以成為鼓舞人們歸向信仰的戲劇化力量。

 

信仰,另一種在地文化的演繹脈絡

陸續從歐美各地來台宣教的傳道師,隨著船運、鐵公路的交通網絡開展了傳播路徑,

在這段時期,「福音」的能量,

常隨著較有機會接觸西洋傳道師的高階知識份子、醫生、官員或地方仕紳,

透過他們的社會影響力,

在富與貧、不同社會階層間相互傳遞與影響,進而展開福音事工的推廣網絡。

台南的新樓醫院是台灣第一間的西醫醫院,第一所學堂則是淡水的馬偕博士所設立;

過去底層社會的農民與勞動者們普遍過著貧困生活,而擁有醫療技術、教育與物質資源的傳道師,

往往讓他們獲得身心的醫治、在生活物質上得到具體協助;

北部的馬偕博士、彰化的蘭大衛醫師夫婦,南部則有馬雅各醫生,

他們變賣自己的家產來到台灣,並將一生都貢獻給這裡的人們,

以自身的醫療技術協助無數人重獲康健的身體,也經由被醫治的過程,

瞭解了他們所要傳揚的信仰真諦,

「樂善好施」的概念已不足以用來形容其中許多沈默卻無私的奉獻;

然而,「醫療」僅是身體的照護,而信仰的力量卻深入了生活,成為人們心靈上的療癒。

傳道師們將醫療、教育引進資源相對缺乏的鄉鎮,透過傳遞與接收愛的互動過程中,

漸漸與地方上的人們建立信任關係,種種因歷史傷痕與種族差異而產生的對立感漸漸消失,

讓這個島嶼上的人們,

跨越了歷史背景與思想結構的本質衝突,真實了解了蘊藏於這份信仰裡的愛。

教會組織走出了聖經裡的文字意境,轉而踏進人的生活與生命、實踐出真理。

當追本溯源,嘗試探討不同教堂篳路藍縷的開拓史時,就能發現,

這些深入村落生活各種面向的努力經營,

都述說著這份信仰之於村落發展歷程上的特殊歷史意義、傳遞出不同土地上另一種文化的演繹歷程。

 

由外地到在地,走出教堂踏進社區

發展至今,從各地教會高同質性的發展歷程、不斷重複於每個世代的偏鄉困境,

均可看見嚴重的社會問題,在許多細微的現象中持續地醞釀著,且問題的影響層面,

也普遍存在於各地的生活聚落:在青壯年人口外流的弱勢地區,

老人與孩童往往是亟待關懷的對象,教會組織努力思考的,

是如何讓老人們得以安養、該怎樣的作為,才能為村落再創生機,來舒緩不斷流失的人口;

並以積極的態度陪伴孩子的生活與基礎教育上的學習,

去醞釀未來的改變力量,透過真實的作為,進一步對人們證明:

教育並不僅存在於校園內,弱勢關懷更不受限在社會福利政策的作為上;

甚至透過文化自覺的省思,教會更是成為人們推動文化重建工作的重要據點。

隨著跨越國界、種族,而世代傳承的傳道者,畢生貢獻於一處偏鄉聚落,

他們將村落視為自己的教區,來面對每個身處困境的地方生活與生命,

其所憑藉的,往往都不在於個人的才能與智慧,而是來自信仰所帶來的信念與信心;

對於許多牧者而言,他們與土地上的人站在一起,

去體會他們生活中的苦難、竭盡心力地去關照著生命中的種種需要,

以實際的關懷行動,具體實踐出更深刻的生命哲學,並透過這樣的方式引領更多人,

得以真實體認到信仰的真諦。因此,教會之於村落的意義,

已不再僅封閉於圍牆內的「教堂」、侷限於空間裡的宗教儀式,

透過兒童與老人的日常陪伴、弱勢族群的關懷、地方產業的行銷、

原住民母語的推廣……等等看似平凡的基礎工作,

成為療癒人們身心、活化經濟、激發文化省思的新機會與生命的價值觀點與存在意涵之探討,

進而立定了鄉鎮教堂之於村落生活文化的存在意義。

這些,都不僅在於宣教工作目標的達成,

而在於透過行動,來真實地體現出關於「愛」的理解與實踐……

「愛」,是聖經主要核心價值,但如何具體化為真實的關懷行動,

也在不同的智慧與經驗中,推廣出各種不同面向的成果,在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行動中,

體現出鄉村教會的存在意義。各時期的發展過程中,不同的生活領域、不同的時間點,

來自各地的牧者們深入到最邊陲的角落,

從最不受矚目的工作做起,接力地為這塊土地與住民付出心力;

一批批來台的神職人員,不僅成為這裡的住民,

吃著這裡的米食、穿著這裡的服飾、說著這裡的語言,

一生幾乎都將自己獻上於此,最後,也讓自己歸於這塊土地的塵土當中。

 

教堂@村落_封面.jpg

導讀

追尋島嶼之心的三部曲

 

首部曲——跨越族群與地理的文化探索

由地方產業觀點出發,以教會為基地,集合著一群外地大學生為團隊成員,

藉由嘉義民雄的鳳梨與芭樂等在地農產,開啟了偏鄉生活的議題;

阿美族的「葳璐克」與外來種的阿薩姆茶,都是一種地方產業、一份維生的能量,

但卻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地方文化內容,然而,透過這段產業再生經驗,

除了看見隱藏於殘酷風災、架疊著種種偏鄉困境當中的祝福,

也更進一步就此展開對原民文化議題的探索:

在阿美族長光部落的「松年大學」、東排灣族的「小米收穫祭」,

均是一步步地在尋回失落已久的母族文化;

一群成長於南澳山區的泰雅年輕人,攜手陪伴著部落的Yaki及Yutas回舊部落老家,

他們由主流文化的時代趨勢洪流中,學習著如何站穩自己的腳步,

彼此激發、凝聚出對家鄉的認同感,進而共創部落文化的未來性;

其中,透過從南澳走向烏來的林慶台牧師,在電影演員的身份與真實人生的轉折過程,

帶出許多原鄉生活窘迫、文化傳承困難的普世性問題,並找到接起文化斷層的路徑;

來自泰雅部落的巫福生神父,同樣也以使命傳承的觀點,

承先啟後地完成文化經營與宣教工作;

另一條軸線則將鏡頭聚焦在一群來自歐美的外國傳道者:

吳若石神父藉由腳底按摩技術,形成部落生活的謀生技能、秘克琳神父則以民俗技藝,

來協助台灣突破被國際孤立的景況。凡此種種,不僅透過部落經營過程,

來引領出原住民自身的文化自省與再實踐,更在其中不斷交織出跨種族、地域人文的多元思考。

 

二部曲中,看見偏鄉聚落、弱勢族群的生命追尋

老年化與少子化等偏鄉景況,早已是普世性的社會現象,

各地的教會,當面對著弱勢家庭的生活困境,

或許透過社區營造的模式、社工觀點的社區服務與教育陪伴、在災害後所激發出的共生意識;

其中,除了述說著教會與牧者的扶助、在悲苦心靈中的安慰外,

更引領著這群人們走過種種艱辛,

讓他們重新看見自我、期許明天,這些不僅闡釋了「以社區為教區」的教牧觀念,

相對的,上帝透過這些經歷著種種苦難的人們,

也讓牧者們在神職工作中看見了畢生貢獻己身背後的使命與意涵,

而詮釋出生命存在的價值。在「錦鯉」與「香蕉魚」間的產業經營觀點,

則更進一步跳脫教會與教義的宗教思維,延展出另一種關於生命議題的討論模式,

同時也為偏鄉弱勢的生活提供出不同的思考途徑。

 

回溯教會與村落歷史,來回應現代偏鄉景況的第三部曲

當將時間軸往前推,一部部關於過去教會的傳奇故事與村落歷史,

透過不同時代、地方特質與人物背景等多面向的討論,

串聯著生活與生命觀點上的深度思考;

對照著當今的生活景況,更引人深深發覺,這份信仰所傳遞的愛,

更是自古以來始終都存在於人們的生活當中……這是一段回顧過往的過去式,

卻也與現代教會工作的進行式遙遙呼應著,

在每個世代都交織出教堂之於村落的存在意義。

無論文化經營、社區營造或學童教育、生活陪伴等等,

這些作為均僅是以教堂為核心場域,順著這條沿信仰而行的討論軸線,

道出存在於鄉村教會與都會間的差異性,也透過外地到在地的牧者,

其心力與生命付出的過程,來閱讀島嶼上的不同村落。

因此,個別故事所述說出的生活經驗,

目的在於引發更深層的生命議題與價值觀點上的討論,

以反芻「愛」的信仰核心價值,交織出這本書的架構核心。

事實上,本書同樣維持「島嶼行旅」序列的撰寫手法與編輯思考,

所有文章的先後排序、單篇文章的段落,

都以分鏡式的文字情境、影像畫面的腳本概念來鋪陳閱讀的節奏;

本書無意著重在談論與推崇信仰的價值,而是期待透過教堂之於村落的生活觀點,

來對比台灣移民觀點下的傳統信仰文化,

期待透過差異的凸顯,來刻畫出在地生活與村落發展史上的完整面貌。

 

佳音電台訪問錄音:「當村落被忽略的時候,一間間教堂成了愛的供應站」:http://www.goodnews.org.tw/content.php?id=55589

 

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2296?loc=006_002

誠品書店: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266962411109&hc_location=ufi

金石堂書店: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2450017468

 

arrow
arrow

    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