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真章」-國立聯合大學建築學系畢業展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61).JPG

不知不覺地,已走過近十個迎來送往的年頭。

每年,總有些機會參與著一場場的畢業總評;

也看著這群大孩子們歡喜地歷經了嘉年華式畢展的忙碌與豐收;

告別了這段人生中這段重要的學習過程,

心中總有著深切的感動,雖是歡欣地看見他們即將繼續邁入另一個旅程,

但在內心中,也總有著說不出的複雜情緒與感觸。

接下來的日子,他們可能選擇繼續轉入研究所或進入職場生涯,

但總在思想著,歷經了五年的建築教育養成,他們究竟可以開始為環境做些什麼?

在日趨熱絡的市場競爭中,又可以怎樣的專業來成為自己的立足之地。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8).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9).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5).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6).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7).JPG

我無法確認每個建築人真實的內心感受,但可以確信的,

是自己曾帶領過的這群大孩子們,的確多已盡力走過了。

其實,這樣的心路歷程,自己也曾走過..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10).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15).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19).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20).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21).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24).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27).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29).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32).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35).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36).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39).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40).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42).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45).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49).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51).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54).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55).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56).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58).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62).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63).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64).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65).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66).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67).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68).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69).JPG

1000603-聯合建築畢業展- (2).JPG

建築的論述,廣域地談著生活與環境,所以意涵著土地與人文觀點,

也成為另一種關於文化的論述方式;

在建築教育的內容上,由大尺度的都市城鄉觀點,

乃至室內空間﹑家具的生活環境細節;

專業學習的內容,含括著理性的材料﹑營建工程技術,及感性的環境創作議題;

知識領域上,也由建築本身的論述,

廣域地擴張至文史﹑社會學﹑人類學﹑生態學..等多面向知識,

建築學,本為兼具著感性生活環境議題與理性技術成本之多面向知識系統。

 

畢業總評-逢甲大學建築學系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04.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06.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10.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11.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13.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16.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27.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29.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33.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36.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39.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41.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43.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45.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47.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50.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51.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53.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57.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58.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59.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81.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83.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84.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87.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89.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90.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60.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62.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65.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68.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72.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73.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74.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78.jpg

1000520-逢甲建築-畢業總評- 098.jpg

每年各校的畢業設置成果,均可見到小而精緻的居所環境討論議題,

也常見區域更新或複雜的多複合性機能的建築規劃。

其中,各有不同的設計研究主題,其豐富的版面與建築皮層,

也嘗試發表著諸多環境觀點。

但實質上,真實反映現況問題與融入環境的設計並不多見,

以“自我想像”的「未來性」觀點,

來誇大議題論述與合理化造型遊戲的現象,反而比比常見。

反映基地環境的素模,往往在於彰顯一英雄式的建築『物』設計;

以一座建築,即天真地以簡單化的思維,去詮釋與“拯救”一個社會現象或城市問題。

建築教育,常反映出諸多不可思議的成果現象。

 

 

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學系聯展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96.JPG

類似的問題,在不同的學校,不同的時間點,均一再重複上演著:

由每個學期的設計評圖,到每年的畢業評圖,呈現出來的,

多在於議題﹑造型與表現法上的成果,每每細讀內容,

多感覺這一批批在建築領域肩負著「承先啟後」的學生們,

對於未來雖有理想,但卻嚴重缺乏平實且中肯的對策思考。

 

造型設計與議題包裝,向來是所謂「資優生」的價值取向,

樸實且細心觀察的內容呈現,口號式的建築「改革」論述提出,

多於務實性的環境「改善」優質化討論;

網路資訊的容易取得,促使文獻探討過程顯的簡單化;

現況「描述」在操作上是對等於環境「分析」;

種種問題的提出,總無法以其設計觀點來忠實回應,整個建築設計的操作過程,

由議題的提出到成果的呈現,往往都讓人由期待到失落。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14.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15.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19.JPG

以建築學領域的廣度,實無法以短短五年時間,即可養成全方位的建築人,

這段學習過程可以為的,多在於方法論與專業基礎知識的提供。

但當深入探討實際的操作面時,也會發現,

隨著不同教師的價值觀點所帶動出的價值取向﹑過於頻繁的教學分組機制,

多形成跳躍式的教導方式,雖歷經五年的學習,似乎由進到遠,

由基礎的點到廣域的面,常如蜻蜓點水般地帶過,

而導致對於建築的概念,在十分淺層的基礎教育上顯更為薄弱。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22.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27.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29.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30.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3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33.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35.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37.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39.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4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42.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43.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48.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5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58.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62.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64.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68.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70.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7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74.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75.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79.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8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82.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86.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92.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96.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97.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99.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00.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0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02.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06.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10.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1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17.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19.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20.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27.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32.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35.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33.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39.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48.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57.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59.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60.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6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63.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73.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76.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78.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80.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83.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85.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86.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87.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88.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95.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96.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198.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0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02.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05.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07.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08.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1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14.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16.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19.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2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22.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23.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24.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25.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27.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28.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36.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37.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39.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4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45.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47.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48.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54.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62.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65.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66.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69.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70.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72.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73.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75.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77.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80.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8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85.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91.JPG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294.JPG

綜觀南北各地已達數十所的建築相關科系,就體制內的教育課程與制度而論,

於師資分配上,常關係於地緣或人際關係,

而非就其教育特色來廣徵產官學界的人力資源,

無論是偏重於技職或理論研究的大學,兩者在專業導向上其實並無太大差異。

在整體課程的規劃與方向上,多數的系所,

長期缺乏一個專業類別發展的教育特色與目標;

多數學校的建築課程仍多以建築設計為首要,

但更多配套的專業課程,卻如多頭馬車般地,

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顯的忙碌而不知所措;

不同的專業課程,又各自表徵著不同的價值觀點。

偏重的設計課程,對應著弱化的配套課程與師資;

這些現象,在五年的知識與教育養成過程中,

實難讓學生循序漸進地獲得完整系統的學習。

就另一面向而論,向來講求填鴨式的台灣教育,

導致多數學生在先天上更缺乏主動求知與自我約束的定力,

“隨緣”式的被動學習心態,

僅是在五年的養成過程中,隨心所欲的“撿拾”著些破碎的知識。

1000526-建築群(成大﹑中原﹑東海)建築系聯展-華山藝文特區- 012.JPG

在正規的教育體制外,另一個嚴重影響建築教學的,

是過多膚淺的媒體訊息與生活周遭中的現況環境。

喜愛歌功頌德且追求利益的媒體價值觀,塑造出太詭異的「大師」定義,

在更多的學校教導中,也常放大著這些「名人」的論調,

無形中影響著學生去追隨與模仿。

這些所謂的「大師」,多強化著「建築詩」的感性說辭與口號,

諸多的內容,其實多弱化了建築與人之間互用本質上的環境討論;

高單價的營建成本,彰顯是建築藝術化的造型語彙與個人風格;

熱門的演說,常見的,多在於推廣自我的品牌價值。

「名人」的設計風格,逐漸在教導與媒體的傳播下,

推波助瀾地強化著一種名牌的行銷價值,諸多關於建築應有的深度思考自然被淺層化。

這些現象,深遠地影響建築系學生的學習價值,

其影響性也真實地反映在建築設計的表現上,

原本應有的那份關於生活與環境之忠實的心逐漸口號化,

誇大且視覺性的造型語言,自然地也多『理所當然』地成為建築論述的觀點。

在就另一影響教育的實務面而論,

無論是建築設計實務界的“菁英”或“平凡”的專業人士,

究竟在每個設計的作品上,提供了怎樣的觀點,以供後生晚輩學習與跟隨?

當實務界亦是玩弄議題,沿襲著「國際大師」的造型語彙來討好市場;

當學生們無論身在何處,都可看見著流行風潮下的形式語言時,

期待在建築教育上要去扭轉設計思考的觀點,自然是顯的難上加難。

 

這些現象,無形地形成諸多問題的導因,

也因此,在很多時候,並不忍過於苛責學生,但卻感歎著這樣的建築教學環境。

 

幾乎在每一年的畢業季,都曾跟自己及他校的學生們,分享一個學習建築的概念:

學建築的人,講的是忠實…首先,對自己的學習必須以忠實的態度去面對,

如果藉著設計題目的命題,在探索過程中逐漸發現了所見的環境問題,

並對這問題提出了批判與檢討後,若無法以忠實的態度,

去面對這些已發現或看見的問題,甚至完全漠視了原先自我的提問,

依舊玩弄著時下流行的造型語言來形成「答案」,

若連自己的成果都可以是一種自我欺騙的行為,

逐漸成為習慣,而養成對建築的不忠實態度。

每每用著聳動的議題﹑亮麗的形式語言來自欺與欺人,

而不再覺的不安與慚愧時,相信這樣的專業者,

在未來也會是一個消費建築,甚至成為詆毀建築信仰的人。

 

當有了對自我忠實的堅持,就可以談如何對群我忠實..

建築人是一個環境的觀察者﹑改善者,協助者或創意工作者;

角色的扮演,也隨著不同的人﹑事﹑地與不同的時期,有著十分多元的功能面向。

在實務操作面上,也存在著許多的專業分工,因此就資源整合觀點而論,

建築設計,會是一個統合者的角色,

需要更多的土木﹑環境﹑設備工程…等分門別類的專業技術配合,

設計者並無法獨自完成所有的一切。

再就需求面向而論,設計,之所以被需要,乃是因為有其使用的理性訴求,

因此,如何與使用者合作,如何探索現在與未來的使用族群與創新生活環境,

如何去定義出一個合理且合乎需要的設計價值,

這些,都需藉由廣泛的「合作」關係方得以推動。

所以,建築專業談的並非在於個人的英雄式表現,

需思考的,是如何成為一個優質的專業團隊整合者,

也因此,做的,想的,必須是團隊的集體合作成效,與成為一個好的合作伙伴,

對於使用族群有份熱忱關愛與負責的心,而非成為一個專業的霸權者。

 

因此,當議題的宣告,僅是一個遊戲,一段口號,一種欺哄人的方式,

就一個教導的觀點來說,

那就是不認識建築,也不懂建築,甚至已經污辱了所學的建築學。

 

建築,原本就是藝術的一環,也屬於應用藝術的一種類型,

所以關於美學的討論也是必然的設計操作內容。

美學這樣抽象的東西往往都是見仁見智,

在建築的論述裡,講的當然是一種「可應用」的藝術美學觀,

是一種由生活美學與到城市美學的可能性探討,

所以是一種應用性的美學創造,而不全然歸於抽象意念的藝術美學討論。

於是,這又回歸到對設計的忠實,

唯有忠實的生活美學議題的實踐,才可能會有具情感的建築創作成果。

也基於這樣的觀點,

所以更回歸在議題的忠實度上..議題,反映的是對於人類生活的關注與文化傳承,

那會是一種環境關懷的善念之心..建築,其實也可以是另一種關於「愛」的議題探討。

也因此,

在建築學中學習到一個尊重生活與生命的觀點,遠比建築知識的獲得來的重要。

 

見著每一年,一波的建築新生濛濛懂懂地進來,

但也見到另一波畢業生茫然地離開這五年的學習人生階段。

建築教育與學習上的碎化現象,不僅弱化了應有的整體建築課程規劃之效益;

且這些學習成果的優劣,更攸關到台灣於未來建築相關領域於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就國家整體發展而論,更因缺乏積極性的教育政策作為,

而大大地降低了全球化趨勢下的競爭優勢。

 

建築系所的現象,其實更反映出更廣域的高教問題,

越來越多“巧立名目”的設計相關科系,總是盲目地跟隨著時事與潮流,

整體設計相關教育政策缺乏長遠發展的規劃,實難見到國家未來發展的願景。

台灣原本在產業與地理資源上,本無太多先天的競爭優勢,

無污染性也不需耗費高額成本的設計力與創造力,

自然是一個在後天上可以經營的國家發展議題。

由不同的建築系所乃至更廣域的設計系所,

實應發揮在地產業資源與地域人文特質,建立各自的教學取向與特色。

 

世事的萬變,人文科技的演化,許多在過去視為不可能的事,

在未來都將逐漸成為可能,但人文與情感是一種在地文化的生成與累積,

這是在百變的情勢﹑流行思潮﹑形式語言與技術之中,唯一不會改變的根本。

在全球性的流行潮流下,建築雖在不同時期都因著不同的流行語言,

呈現出不同的樣式,但始終不變的,

都在於不同時期,以著不同的當代思潮下的價值觀點,探索著地域人文的地方特質。

在地觀點與文化性的內容,自然是建築學的本質,

在這本質下,去思考在地觀點的未來性,本是設計研究上重要的教育意涵。

若連自身的生長環境都感陌生,缺乏在地思維,

自然更難在全球城市思潮下,彰顯與創新出自我特質。

 

或許,每個世代都經驗著不同的價值主流,

然而,每個建築人都需在不同的主流中,去面對與省思著不同問題的面向。

每個人,也都需面對著自我的生活與生命觀點,過去如此,想必,未來亦是如此。

arrow
arrow

    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