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光祭-PLAY on STREE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以「光」為主題的「光祭」,是以台北市復興南路為據點,在都會區中所推動的城市藝術活動。
「光祭」於 2008年開始第一次的活動,而後,在每年聖誕節的前一週晚上,都以視覺藝術結合著音樂﹑藝文表演等藝術活動,來鋪陳出整個活動的內容。這樣的活動企劃,源於忠泰建築機構,在於希望藉由街上商店的串連,以整體行銷的概念來活絡商圈。
以光為主題這樣的城市美學活動,應源於近代之法國里昂燈火節(Festival of Lights,Lyon): 里昂燈火節約在每年的十二月八日, 但依往年的慣例,活動的期間並不限於這一天,而可能是一週或以上的時間,活動的內容主軸,均是以『光』為題的各式裝置藝術與光畫藝術等項目,光畫藝術的內容與構圖主題,均在於以不同的方式,結合古蹟建築的特色,來鋪陳出關於這個節慶的地方故事。 其間,並輔以表演藝術等各式的藝文活動,城市的民眾也會依照習俗,在自家的窗台﹑陽台置放著燭火,於是,夜裡的城市街景中,可見四處的燭光彼此交織成一幅十分溫馨感性的景觀。這樣的地方習俗活動,在歷經了一段時間的演繹與創新,民宅與公共空間共同整合,以大規模的城市美學議題來成就出城市行銷的文化性與經濟性訴求。
關於燈火節的典故,彙集了一些觀點,大致上是:
里昂居民約在1852年那年,在富維葉山丘上興建了一座聖母殿,且這項工程本預計於九月八日完成啟用,而在這天,遭逢前所未有的惡劣的氣候且引發洪氾,於是落成典禮因此被迫取消,預計延後三個月再行舉辦啟用儀式,然而,依舊連續三個月惡劣氣候,日子到了預定啟用的九月八日,氣候依舊未能轉好,居民更是虔誠地禱告與祈求,並耐心等候這樣不好的日子可以盡快過去,而在自家民前紛紛擺上一盞燭光。
後來就為了紀念當地居民在歷經這場漫長風雨中的信心等待,與表達對於上帝時時同在的恩典,而將這樣的點燈活動延續至今,而形成了燈火節。現在的燈火節,是一場以光為題,並結合音樂﹑表演﹑視覺藝術等多元項目的城市活動,每年均吸引了許多各國遊客到此,成為一成功且具在地特色的文化行銷案例。
延伸閱讀:光祭之官方網站 http://blog.roodo.com/festivaloflight2010
http://magz.roodo.com/article/3085
台灣的公共藝術,在過去多以單一的視覺藝術物件,伴隨建築基地而定的設置地點來操作,2010台北縣公共藝術計劃
近年來,公共藝術的概念,逐漸由個案的思維,轉換到以『策展』的方式,由序列的活動與設置之軟硬體整體規劃,
並重新選擇較富公共性的場域,來推動出一城市美學與文化行銷的議題。
這是一種公共藝術的演化趨勢,也是公共藝術在全球化的推演下,不斷在各地,不同觀點的創作者,
以各式各類型的創意,嘗試著去論述些關於『在地』性的議題與作為。
無論由公部門乃至私部門舉辦的公共藝術計畫活動,
或許動機與源由均有所不同,但都可以觀察出,
這些具週期性的活動,都致力於累積出一種新興的文化觀點,
並企圖去經由這個觀點,於城市中去創新出一個城市文本的內容。
2010河流三-「藝起去碧潭」-
策展理念:
•以「公共藝術」為核心概念,結合以「河流」為核心價值的「2010臺北縣公共藝術計畫」,突破「公共藝術設置辦法」過往以工程經費思維下執行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2010臺北縣公共藝術計畫」延續84年「淡水河上的風起雲湧」、86年「河流—新亞洲藝術‧臺北對話」、
98年的「河流2:洄、溯、藝波盪漾-國際城市視覺藝術交流展暨藝術創作觀摩計畫」的核心內容「河流」,
並將「河流」、「公共藝術」、「社區」等三要素含括在此次的公共藝術計畫。( 本文引自於活動官網:http://www.sunartstw.com/river3/gist.html )
『河流』系列,應同是邁入第三年的發展,
只是,在整體的閱讀上,除了河流的口號性議題外,對於一個『地方』觀點的河流論述,
始終感覺對於地方性論述的薄弱,而多僅在於一種視覺藝術的小型嘉年華活動觀感。
或許對於一個所謂的公共藝術,其美學的價值,也多偏重於城市文化的論點與觀察,
而在這系列的作品中,個人偏愛於鈴木貴彥的『全球商店計畫』及文晶瑩的『心靈地圖』,
前者談的在於以商店的觀察點,去形成對於一個全球化城市的閱讀方式,
後者,則是以很常民的美學觀點與生活陳述,來定義出關於這個地方的思考,
相對於其它多偏向於放諸四海皆準的作品,雖然部分作品的視覺討喜,
但總可以感覺藝術創作的個別性,多是超越著地方的文化性論述。
公共藝術在不同地域與不同創作者背景,或歷經不同的教育養成背景﹑不同的城市觀察與看見下,
所可能展現出的一種關於文化的論述,
且,這既是一種關於城市,也是一種關於公共藝術本身之文化性的一種擴張過程。
只是,要去成就這樣,意涵著複雜且多層面的文化內容,
並不一定要以一個定義為『公共藝術』的稱呼或作為方能達成,
因為,文化的本質,即已具備著絕對的公共性,
但卻不一定僅能以『藝術』的作為來詮釋。
因此,若以公共藝術的觀點而論,或者也僅在於以一種藝術視覺的圖騰或行為內容,
來述說出一個關於城市的地方觀點。
延伸閱讀:藝起去碧潭之官方網站 http://www.sunartstw.com/rive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