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意象,無論是功能性或議題表現上,
所需呈現出的,均在於一個地理上的標示性,
在軟性的文化觀點上,物件本身,所指涉的,可能是一個在地特色的象徵,
也可能藉由『藝術』的方式,以抽象或具像的視覺構成,
在地理界線與節點上,標示出『這個地方』。
多數的入口意象幾乎成為台灣的文化內容,並藉由這樣的標示性,
來分別傳達出一種兼具地理與在地文化的符號。
這座談著綠色地球思潮的再生能源裝置,透過了彩繪美學觀點,
表現著在地的客家文化,共同交織出另一種環境藝術的特殊樣貌。
當地客家聚落的構想,台電公司的順應民意,
於桃園縣觀音鄉大潭電廠中,全台首座以客家花布為裝飾圖騰的風力發電機,
高達78公尺,約有26層樓高度,
大尺度的視覺物件,不僅成為了桃園縣濱海路段的新環境地標;
有著藝術皮層的風力發電機裝置,更透過藝術與文化的融合,
帶動出另一種公共設施的美學性。
「電力娃娃」在這處能源生產的場域裡,
以著呼應著流行時尚的公仔造型,也化身為了推動能源教育的使者。
北緯23度半之北回歸線,成為嘉義縣水上鄉的地理意義,
紀念碑,是一種標示,也成為另一種地方特質的閱讀器。
鶯歌老街-大量的磁磚所構成的入口意象。 其實在鶯歌鎮內太多紛亂的各式磁磚拼貼,似乎成為另一種在地特色。 基隆市五堵工業區的入口意象。 基隆市七堵街區商圈的入口意象。 宜蘭縣員山鄉入口意象。那一排圓形的燈, 不知是否象徵著當地盛名的『魚丸米粉』。 宜蘭縣壯圍鄉的入口意象。這沒有什麼用隱喻, 就是直接了當地用放大版的『瓜』跟文字明示了。 新竹科學園區-入口意象。 苗栗縣頭份之入口意象。 苗栗縣-龍鳳漁港入口意象。 台中市的入口意象(大里)。這個相較於其它縣市的做法,顯然有趣的多。 婁空的『台中市』文字,隨著人﹑車的移動,逐漸由散狀型態,合成為文字。 台中縣大里鄉入口意象。 台中大坑風景區入口意象。 南投縣竹山鎮的『大竹筍』入口意象。 彰化縣二水鄉入口意象。 彰化縣社頭鄉入口意象-扶輪社。過去的入口意象, 往往都是這樣的民間團體捐贈與製作的, 因此,扶輪社或獅子會的捐贈物, 在過去一段的時期,往往是城市地屆的重要地標。 也成為了閱讀台灣文化內容的一部份。 隨著當代推動的公共藝術觀點,事實上,這些團體, 也不一定在於追求以往的紀念碑+時鐘樣式的地標, 也在很多地方看見是以水平式的地景來呈現。 雲林縣莿桐鄉的入口意象。 嘉義縣太保市入口意向。 台南市安平風景區的公共藝術入口意象。 台南縣七股鄉的入口意象。 台南縣新化鄉的入口意象。 台南縣六甲鄉的入口意象。 台南科學園區以大型的地景式公共藝術來成為入口意象。 屏東縣的入口意象。 屏東縣太上村入口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