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書-藍海公共美學.jpg

臺灣公共藝術學Ⅱ—藍海‧公共美學

每個城鄉聚落都需要「被看見」,

透過彼此接納、平等交換訊息,來述說、推廣與傳揚在地獨特的人文價值,

並促進地方意識的凝聚,成為地方再發展的動能。

本書所提出的「公共美學」,並不只是藝術成果的完成,而是透過不限形式的美學行動,

來引導出一條走向社會生產的路徑;

美學創作轉由在地的文化回顧,透過訴說、聆聽與體驗等公共論述過程,

讓地方意識藉由創作者的視覺物件與活動議題滲透於生活場域中,

以更多元的住民論述,藉以達成公共想像的再生產,

使「空間」轉化為「地方」,而地方更加值為行動者的「故鄉」,

在故鄉意識能量的持續運作下,新社會的「能動力」於是得以被逐步培育成熟。

 

前言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藝術美學經常被運用於不同城市人文的表徵上,甚至用以創造經濟效益;

但回顧臺灣的發展經驗,不僅公共藝術物件在塑造環境美學的影響力偏低,

在公共性的實踐、人文層面之再生產意義或創造城鄉經濟等層面,其實質效益更是十分有限。

由不同政府部門所提出的各式環境藝術政策中,

無論是具強制性的法定公共藝術、社區營造或環境改造等政策下,

所產出的彩繪、拼貼、裝置藝術等廣義的公共藝術,往往不是消極設置,

就是過於強調視覺表現,以及快速產出成果的操作,而模糊了其推動初衷。

尤其在公共藝術與城市美學概念由境外移入後,學者或業界,在觀念或實務上,

始終多援引國外案例、學術理論來形成操作模式;

法定公共藝術在個案執行面之興辦實務上,更常受限於法規與行政程序上的種種挾制;

長期以來,這種缺乏積極動機,僅依賴法令規範的公共藝術經費,

在學者專家與政策法規的框架下,更被狹域為一種幾乎不具生產力的內需市場,

進而造成這類法定公共藝術僅是一種無意識的消費,而不問生產效益。

隨著觀念的不斷演繹,廣域的公共藝術,在型態表現上,

也逐漸由藝術分享於公眾的類型,

演變為透過種種藝文活動、邀集大眾參與製作、標示文化項目等廣泛的藝術行動;

基本上,除了提升建築環境與強化生活美學氛圍外,更不斷嘗試以社會服務方式的型態,

來賦予藝術進駐到公眾環境的意義。

藝術於公共場域的社會服務實踐雖充滿潛力與可能,但兩者的疊加,並非以絕對性的態勢,

意味著在成效上的正面效益,相反地,反而經常產生對立與矛盾現象!藝術在創作上的純粹本質,

既然難與多元且複雜的公共面向聯結,何不讓藝術回歸予創作本身的自我性,

重新思考公共藝術的公共核心價值,應該如何積極思考改革,

才能符合多元的公民討論,進而引領出人文發展上的方向。

公共藝術因其公共屬性,本質上便涵容著公眾多元觀點的輿論批判;

這些實存於各階段發展現象的省思,就正面意義而論,

不僅是提供了發現真實問題與研發對策的創新機會,且更可能在彼此激盪之中形成「再進化」的動能;

而本書的內容產生,即是來自二十年的臺灣經驗,透過公共性的本質回歸,

倡議「後公共藝術」時代的進化論——「公共美學」;

換言之,「公共美學」的形成概念,即是源於臺灣的公共藝術發展經驗,

與不同面向的社區營造、藝文推廣等政策的省思,由地方觀點推演出自我論述,

來思索應有的型態與核心理念的具體實踐方式。

在這裡所談論的公共美學雖維持以美學為題,但更深層的意義,

在於透過美學作用於公共之後的動態觀察,與呈現上的種種可能性來進行討論,

進而在議題上,集思廣益地創新出無限可能的實踐方式;這些觀點也明確地定位出:

美學之於生活,本質上就不等同於藝術專業的論點,

亦無法單以美學作為來成為一件公共議題的結論、改變的能量,

但卻可以成為一個公眾討論上,具誘發性的媒介平台。

過去的公共藝術概念,多侷限於透過藝術來表徵或形成環境美學的討論,

但公共美學不僅不限於環境景觀之藝術表現,亦非侷限於視覺藝術型態,

而是基於對公共議題的彰顯,而形成的一種言說方式;透過多元的公共議題討論,

進階地形成了更具實踐性且有著積極意義的「共學」,

並以此為理念上的核心價值,來成為推動公共美學的操作模式。

回歸本質而論,公共美學也與過去所談論的公共藝術一樣,

均無法獨立一格來成為問題的主要解決方式,而是以開放式的參與型態,

透過公眾社群自我定義的模式,集思廣益地在「共學」過程,

透過群眾智慧來激發客觀思考與尋求對策的積極態度。

因此,在公共美學觀念中,美學的操作模式與成果,

相對於公共議題而言,僅是形成過程的一種對策上的選項;

之於公共領域,在於透過於其間的中介屬性,促使公共議題或公眾的回應層面,

均得以激發出無限的可能性,因此,當作用於公共性的社群行為,

僅是一種表現公眾意志的可能選項,並非解決問題的唯一工具。

就過去長期推動的公共藝術經驗而言,藝術物件之於公共環境實難論其生產性意義,

而以共學為操作模式的公共美學,卻可能透過人的屬性與組合、公共議題的多樣性,

及不同的共學型態,交織出人文再生產的效益。藍海[1]

源於經濟學名詞,但對於本書所推廣的公共美學來說,

其象徵的意涵,就在於能量的最大化與樣態的無限可能。

 

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4141

誠品書店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266962571865

TAAZE讀冊生活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807622

延伸閱讀/同系列書籍:

立體書-黑色公共藝術.jpg

http://lincm68.pixnet.net/blog/post/34552335-%e8%87%ba%e7%81%a3%e5%85%ac%e5%85%b1%e8%97%9d%e8%a1%93%e5%ad%b8%e2%85%a0%e2%80%94%e9%bb%91%e8%89%b2%e2%80%a7%e5%85%ac%e5%85%b1%e8%97%9d%e8%a1%93%e8%ab%96--%e6%9b%b8%e4%bb%8b

1060311-封面.jpg


[1]《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一詞,源於韓籍金偉燦(W. Chan Kim)及法籍勒妮·莫博涅(Renée Mauborgne)兩經濟學學者,於2005年所共同著作完成之書籍。藍海一詞,主要在說明如何以有異於傳統的商業策略,以開創出他人難以與之競爭的新市場概念。

arrow
arrow

    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