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2014」-在藝術裡凝聚的社區意識

7 (1).JPG

今日的民生社區形成於1960年代後,

首批建置的「中央公教住宅」在美方的援助下於1966年落成;

1967年,政府為強化東區發展的都市政策,為今民生社區110多公頃的農地與閒置土地,

引進當時歐美流行的集合住宅社區概念,

在「聯合二村」及富錦街前段一帶興建了以四層公寓為主,

可供四萬五千人居住的集合住宅群。

發展至今,過去的住宅建築原貌與格局多保留完整;除了獨特的建築空間尺度外,

「花園城市」的城市規劃,讓十分之一的社區土地皆為綠地,

加上電纜地下化、棋盤式規劃的街道……造就出前衛而別具風格的社區規劃特色。

 

人與都市環境的隔絕與縫補

長久以來,民生社區被認為是台北最宜居的生活區域之一,但在優美的背景當中,

人們被封閉於周而復始的生活路徑與狹域的里鄰關係中,

對已達八萬多人的現有住民來說,該如何看待自己的社區?

如何看待彼此?如何看待這塊生活領域的歷史?又如何看待家園的未來?

回顧過去由農民種作的田野,到公教住宅與眷村聚落時期,

至今已發展成更兼容並蓄的現代城區;

歷史演繹的脈絡,讓今日的民生社區融合著多元族群:

首批入住社區的居民及其後代;因優雅環境而移居至此的各式設計、文創工作者;

受此地穩定消費人口數與良好環境吸引,而紛紛進駐的特色商家;

因敦化北路一帶密集的企業進駐而聚集的上班族群……多元異質的人文涵構,

開啟了這個以「人」為思考基礎的藝術行動計畫。

因此,如何讓記憶得以被訴說、願景得以被交流、生活得以被分享,

人們如何一起攜手改造共同的生活環境,

共創出一段在地閱讀與地方認同的生活情感,形成「夏天‧2014」藝術行動的核心價值。

 

透過遊戲型態的社群集體創作,促使藝術成為公共參與的行動主軸

暑假,是孩子們一年中最長的假期,許多人的童年記憶也多發生於這段期間;

「夏天‧2014」便開始於這個暑假,一段在平淡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件:

來自兩個藝術家庭的「孩子」,各自以打工換宿、Long stay的展覽模式,

進駐到咖啡館、畫室、自行車店、幼兒園及公園等生活場域,

希望在此完成一段「遊學計畫」;

故事的設定,讓虛擬與真實的人物,自然地在日常生活中產生交織,

逐漸開啟了一齣齣生動有趣的生活劇本。

隨著創作團隊的進駐,一連串參與式藝術行動依序展開:

「故事附件」是由類似留聲機的圓管組織而成,收集著童話版的社區故事,

也收納四種社區生態物種的叫聲,集合成為講述著民生故事的媒體裝置;

孩子們透過對不同行業店家的訪問心得,創造出心目中的社區守護者,

藝術團隊依循著孩子們的原創,打造出18座「Rocking Anything」搖搖馬,

天天都在公園裡陪伴更多的孩子們遊戲;

以西瓜公仔為題的「西瓜好朋友」,介於西瓜與蛋型之間的趣味造型,

激起居民之間討論的話題,進而拉近了彼此;

每週遊走於社區的「象親巷愛」創作營、文史導覽及親子故事營,

透過知識與生活經驗的分享、採集在地人文的過程,

潛移默化地增進了在地認同與生活情感。

「民生東鹿」成為一種標示社區的代言符號;

「后象」則為社區長期推動的「後巷美學」 重新提出詮釋。

棋盤式規劃、花園城市觀點的都市環境特色,因民生東路貫穿聚落而形成的地名,

串聯著一處處生活據點與商業市集……這些道路與社區之間的生活印象,

均成為了序列「民生東鹿」的皮層創作概念。

分別由在地與外地藝術家、

學校師生與住民協力完成序列的「民生東鹿」與「后象」生產計畫,

建構出整個藝術行動的核心價值;隱藏於其中的生態議題,

也投射著人造空間不斷吞噬自然地景的高密度發展現象。

隨著藝術物件於生活環境中的出現、擴展及轉移,在社區中不斷推陳出新的劇情;

幾何的基本型構原則、由「點」延展為「線」再擴張為「面」,

藝術,反映出由移居到定居、從旅人與住民之間的種種地方論述與在地認同,

而在其中意蘊著聚落由生成到涵養的演繹性;這也讓藝術物件在形成過程中,

引領著城市住民,開始由他者的旁觀態度與觀察,漸漸投入、參與於其中,

進而成為訊息傳播、解說導覽與創作的要角;

原本一成不變的生活路徑,也開始隨著藝術物件的進駐、遊走動態及分布情況而改變,

不斷於生活中發生的美學事件,不僅引導人們閱讀地方的過去,

也於無形中激盪出更深層的地方情感,建構出此時屬於這裡的故事。

「2014」標示出一個年代的節點,而在這之前,

這塊土地由農田、荒野轉變為示範住宅區,在世代的變遷下,

「時間」與「地圖」的論述性,成為藝術團隊成員彼此的創作默契,

透過不同的創意手法,呈現出豐富多樣的創作形體,

闡述著民生社群與後巷美學的人文特質;

這段藝術介入社區的意義,即在於透過「異質者」的介入事件,

來引發公眾議題與討論;藉由藝術物件在社區「置入」所形成的擾動過程,

促使人們得以重新思考社區之於城市的區域意涵。

 

地方意識的公共藝術行動,標示出法定公共藝術的改革方向

以住民的口語傳播取代設置作品說明牌、以社群網路之即時訊息傳遞,

來取代媒體新聞發佈的方式,目的在於完成一段關於住民意識強度的實驗計畫;

進一步而言,以參與者、住民身份與外地藝術工作者間的協力模式,

更在於體現出藝術介入在公共論述上的積極性意義;有機性媒材的選用,

反映著本藝術行動所追尋的核心價值,藝術物件的生命週期雖然有限,

但關鍵在於形成過程中與住民間的情感交織,

而不在於固定化、長久性的物質呈現;認同的建立,

形成了展品基於社區的共同意識以決定去留的可能;

住民自發性地投入認養工作,從精神層次而論,

實已超越了法定程序中消極的管理維護機制。就計畫的主體性而論,

其意義並非在於展覽期間的成效,而在於宣告結束後,藝術物件得以留存於社區的延續性。

這段計畫所主張的是一種去菁英化的藝術行動,因共同價值而聚集的藝術行動參與者,

方為計畫主體的首要推動者,換言之,

當計畫的專業操作模式與權力界限逐漸模糊,

即意味著社區公民意識的抬頭,而讓每一階段的藝術行為,

均得以轉化成為社區再造的動能,這些均是對法定公共藝術的規約所提出的反思,

與藝術作用於公眾場域的未來性觀點。

 

透過機器人家族來到社區「打工換宿」,不僅讓藝術以「旅人」的角色,真實地融入生活,而成為社區休閒生活的新風景,在換宿計畫下,各店家主人的寄宿接待日記,表達出在地的另一種生活面向。

1 (小圖-四合一) (3).JPG

1 (小圖-四合一) (2).JPG

1 (小圖-四合一) (1).JPG

1 (小圖-四合一) (4).JPG

「傳真軍」計畫是透過孩子們的創意貼紙畫,於格子狀的機器人「地圖」中,表達對社區棋盤式規劃特色的豐富想像。

2 (小圖-二合一) (2).JPG

天天都在公園陪著孩子的Zzz家族,不知在何時多了「小光頭」的綽號;有的陪著上班族等公車,有的遊走於公園間尋找著「后象」及「民生東鹿」,一起看著飛向天空的飛機。

3(二擇一) (1).JPG

3(二擇一) (2).JPG

3.JPG

垂直與水平線條,標示著社區的巷弄美學;小花貓、五色鳥、眼鏡蛇及大黑狗等社區故事達人楊爸爸故事中的角色,成為「故事附件」的創作主軸。

4 (1).JPG

4 (2).JPG

18組「Rocking Anything」搖搖馬,收藏了18個孩子與藝術工作者在社區採集的人物故事,與更多孩子們的歡笑聲。

5 (1).JPG

5 (2).JPG

5 (三擇一) (1).JPG

5 (三擇一) (2).JPG

5 (三擇一) (3).JPG

三個來自南部農村的「西瓜好朋友」公仔,不僅述說著城市觀點的社區印象,也透過畫筆與居民互動,天南地北的聊著社區的大小事。

6 (二擇一) (1).JPG

6 (二擇一) (2).JPG

結合機場、道路等地理元素,擷取自飛機航經城市天空,白畫時的彩色鋼板屋頂、夜間時分的街燈與街區招牌夜景所構成的城市印象,成為第一波關於「路」與「巷弄」議題的創作理念。

7 (1).JPG

7 (2).JPG

7 (3).JPG

7 (4).JPG

由「滴」、「流」繪畫技法所構成社區街道巷弄印象,呈現出另一種社區地圖的觀點;花朵、繽紛色彩的葉片,則是述說著時間觀點下的四季變化與環境色彩。

8 (1).JPG

8 (2).JPG

8 (3).JPG

8 (4).JPG

穿著「民生裝」的鹿,為收集居民在社區尋找、拍攝的「民生」字樣照片,以拼貼方式呈現出集體創作成果。

9 (1).JPG

由健康國小低年級的孩子們,運用三千多顆鈕釦,合作拼貼完成的「健康后象」,更是藉由許許多多小手彼此協力,表現出左鄰右舍的彼此相依關係、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環環相「釦」的情感。

9 (2).JPG

9 (3).JPG

序列「民生東鹿」與「后象」成為社區人們的生活寵物,反映著當代的社區生活,也透過社區在地教育工作者與居民們,共同以地圖的概念,結合各自的創意來詮釋出關於這裡的環境人文特色。

10.JPG

融合著文史閱讀、環境生態觀察、田野採集及創作練習,孩子們的「創意街景畫」、「水管音箱」,讓已完成的作品,獲得了另一種擺脫框架,進而激發出豐富想像力的教育性觀點。

11 (1).JPG

11 (2).JPG

11 (小圖)  (1).JPG

11 (小圖)  (2).JPG

11 (小圖)  (5).JPG

11 (小圖)  (6).JPG

11 (小圖)  (7).JPG

11 (小圖)  (10).JPG

11 (小圖)  (8).JPG

11 (小圖)  (9).JPG

11 (小圖)  (3).JPG

11 (小圖)  (4).JPG

 Zzz家族的孩子們,齊力在惜別會前創作了「鈴鐺花」空中花園,成為留給社區的紀念品,以「微風頌幸福」做為最後互道珍重的方式。

12 (1).JPG

12 (2).JPG

夏天‧2014》粉絲頁全記錄:https://www.facebook.com/summerhot2014

附註說明:民生社區過去引入美式住宅觀念,於公寓建築之後側預留了4至5公尺寬的空間,提供垃圾車直接進入後巷的路徑,但此一規劃概念在與住民生活習性的落差下,使「後巷」未能發揮功用,反而成為社區治安與清潔維護的死角。2000年,區公所及里長推動「後巷變花園」改造計畫,進行了防火巷改造工程,使後巷空間徹底獲得改善。

本文原發表於《公共藝術簡訊》第121期

arrow
arrow

    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