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jpg

在孩子的教育中,預備村落的未來

 

1980年代後期,轟動一時、賺人熱淚的電影《魯冰花》雖然落幕了,

但卻悄悄地在各地持續發酵著,更多的真實續集,在現實生活中持續地上演。

曾經,許多年輕人,因受到劇情感動,而懷抱一份教育理想,

投入基礎教育的場域,成為偏鄉孩子重要的生命導師;

除了在知識與生活上的陪伴,也帶領著孩子們,走向家鄉的山與海,

走進村人為生計搏鬥的漁港、茶園、稻田,

牽起村人們的手,一起編織對於土地的想像。

當鳳凰花開時,孩子們在畢業旅行中,驗收的是用行動承擔夢想的態度,

在驪歌響起前,老師們盡力在孩子心裡種下善待環境的能力,

並且埋好一顆牽繫故鄉的種子,因為,預備孩子,就是在預備村落的未來!

 

隨著時代持續變遷的產業結構,造成城鄉朝向極端發展;

當城市更快速地邁向都會化發展的步調,而造成有能力移居的人,

基於謀生需求而集聚於都會,城市,成為人心所向;

而孕育孩子們成長的田園與聚落,就在演繹之中,

逐漸失去主體性,邊陲化為人們口中的「偏鄉」;

在集與散之間,都會成為「菁英」之地,

相對地,也促使偏鄉地區多以老人、孩童與外籍配偶為主要族群;

趨於弱勢的家庭背景,形成社會結構的極端化,間接地造成基礎教育經營上的困難。

十多年來,屢屢重創台灣偏鄉的天災,總在一剎那間,讓地方居民一無所有;

社會團體的無私善念、龐雜卻盲目的政府補助機制,卻意外地使得人心愈弱,

導致在地社會內部的問題直接帶動聚落的萎糜;

在種種天災與看似的“人禍”中,學校,雖然無法改變災難所帶來的困境,

但卻透過教育,激發出改變力量,帶領人們看見未來的曙光。

 

相對擁有資源與不需面對存在危機的都會學校,偏鄉小學的匱乏與不受關注,

卻激發出村落與學校奮力維護家園的潛能。

裁併的教育政策,看見的是終結偏鄉小校後可節樽的經費,

但卻漠視可能對於村落帶來的潛在毀滅性;

在這樣的政策思維下,也導致教育工作者,面對著:應順應政策方向而棄守?

或以積極態度更致力求生存?僅以就學人數為裁併校標準,

在消極的教育政策下,所伴隨而生的危機感,

卻成為激勵偏鄉小校在基礎教育經營上的能量,而激盪出更多元多樣的教育觀點;

「遊學」,也在這樣的矛盾中,引領出一條新思路,

為現實困境,成功地提出了教育與文化面向的經營對策:

郭雄軍校長以推動「遊學」,來聯結地方產業與教育經營的「漁光經驗」,

雖然,最後依舊無法改變學校消逝的命運,但卻有如種子般地在各地開花結果,

進而改變了各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策觀點,

為台灣的國民教育史,寫下一篇無法抹滅的章節。

 

十幾年在各地發酵的「特色」與「品牌」發展,雖多在因應政策的價值,

以爭取學校的存續,並彌補孩子在教育資源上的匱乏,

但也改變了學校經營與家長在教育上的價值觀點。

然而,「品牌化」的極端發展,卻也成為特色學校的潛在危機,

而激發這些教育工作者再一次面對改革的省思,重新思考如何使基礎教育回歸本質。

當學校必須透過「品牌」化,積極發展「特色」,是一種校長的價值?

是讓孩子滿足老師個人理想的作為?

亦或成為孩子在接受基礎教育過程中,對於生活與生命的啟發?

在這樣的教育風潮下,是一種個別解決問題的手段?

或在面對現實困境成為群體的經營對策?這些問題,其實多沒有標準答案,

但教育工作者在理想與現實中,始終都竭盡所能地,去尋求趨近目標的方向。

 

村落與小學,意涵著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兩種關鍵場域,

透過案例,也說明出,原本「若即若離」的存在關係,

正逐漸形成一股彼此的凝聚力,而這個凝聚的能量,卻是來自孩子教育過程中,

所引發出的地方共識,並進而深化出更為緊密的生活情感。

因此,學校,由原本的教學過程中,由孩子「接收」與老師「給予」的單向模式,

擴張出在地居民、教育工作者與孩子們間,發展出更多層次的「教」與「學」關係,

進而演化出施與受的生命教育、族群與地方文化認同的思考。

學校,擴張出「家」的氛圍,並基於一份生活情感,向上提升為對「家鄉」的在地認同,

無形中,日漸凝聚出的故鄉意識,更累積出強大的地方經營能量。

 

從事教育工作,不僅需要一份熱忱,更需要長期付出的毅力,

在許多看似無形的孕育過程中,去展望一份關於未來的盼望;

過去,在普世觀念下,教師們的工作價值也多憧憬都會,

然而,隨著偏鄉小校的發展動力,

更多老師看見了孩子們的需要,原有的價值定位於是翻轉。

面對在主流文化下文化逐漸消隱、生活失去動力的原民聚落,

教育工作不僅需要補足弱勢孩子生活上的照護、協助維持文化的傳承,

這些並非僅屬原民部落的問題,更標示出台灣各地偏鄉生活,

面對複雜多樣的種種生活與文化困境。

基礎教育,或許,並無法具備足夠能力去扭轉,但對於許多老師來說,

卻可能透過陪伴與啟發,讓孩子有能力於未來去改變,也如許多老師們總提及的,

「教育,就像種下一顆種子般!」但要讓種子成長茁壯,總需歷經反覆地的澆灌與培育,

這些既日常也無形的工作,為的是對於一片森林的未來期待。

 

本書由全台近三百所偏鄉小學中,彙集出四十多個學校的教育經營觀點,

透過個別案例的聯結,試圖透過各地孩子的教育,去探索關於台灣偏鄉聚落的景況;

並藉由教育現場的經驗,來呈現出不同層次的教育作為,

並希望引領出更廣域面向的思維,來面對台灣再發展上的未來性。

隱藏於故事中的關鍵字,不僅在於提出了問題的本相與潛因,

也賦予更多層次的思考,並串聯著不同觀點;

個別單元與各自觀點,在同質與異質之間,

既存在著「劇情」的接續關係,也在於成為一種「對話」;

既存在著批判性,也刻意凸顯其中的矛盾,以期透過更廣域的討論,

於閱讀上,來激發出更多元的思考。

每篇單元,有如特寫著各地的城鄉景致,並以類劇本的編輯方式,

呈現出「文字電影院」的閱讀氛圍,並持續以【島嶼行旅】議題,

聯結村落美學的《庄內ㄟ美術館》、在地文化的《跟著公共藝術‧旅行》,

共同鋪陳出「關於台灣」的人文內容。

 

(摘錄於《島嶼行旅-在地深耕的村落小學堂》引言

 

相關新聞報導:

 

聯合報: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11&f_SUB_ID=4776&f_ART_ID=505610  

自由時報: 《在地深耕的村落小學堂》展現偏鄉教育關懷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17/today-art2.htm

中央日報: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2671170

香港民報:http://www.peoplenews.tw/news/7797eb19-0e71-43b3-b2f4-28f0d1659a14

民眾網:水源孩子的「心靈地圖」與金門畢旅:http://www.mypeople.tw/?p=17351

民眾日報:http://www.mypeople.tw/wp-content/uploads/2014/02/F20_20140217_1.jpg

 

網路書店書介: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26912

三民書局: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99b155E6L103p63h107W74w111f128MZAzWHf165RhZ

誠品書店: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7572307364

 

聯名推薦

干仁賢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國小 校長

吳建邦 台南市後壁區新東國小 校長

周金木 彰化縣二林鎮香田國小 校長

邱坤玉 屏東縣長治鄉長興國小 校長

姚宗呈 宜蘭縣壯圍鄉壯圍國小 校長

高進欽 台東縣太麻里鄉大王國小 校長

陳清圳 雲林縣古坑鄉華南國小 校長

郭雄軍 新北市石碇區雲海國小 校長

廖仁藝 花蓮縣光復鄉大進國小 校長

廖宏彬 雲林縣褒忠鄉潮厝國小 校長

蔡懷萱 新竹縣新埔鎮枋寮國小 校長

劉裕承 台南市後壁區樹人國小 校長

蕭玉盞 基隆市信義區深澳國小 校長

謝惠君 高雄市美濃區廣興國小 校長

(依姓氏順序排列)

cover_3_o.jpg

arrow
arrow

    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