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JPG

高約四米二的藝術樹,其枝幹分別由1-6的數字構成,象徵著小學六年的童年生活;

樹枝上的動物與果實,則是擷取於孩子們以快樂幸福為題的畫作所構成。

由象徵著「感性」、「自然」之曲線產生「原形」;

意味著「成長」的型構概念發展為樹的「完形」。

1.JPG

孩子們在校長與老師的引導下,一起在校園中“種下”一棵藝術「樹」,

結滿色彩斑斕的記憶果實,紀錄關於神岡校園的生活故事,來彰顯與紀錄下學校豐富的人文色彩。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記得當時,我們一起…

擁有百年歷史的神岡國小早於民前10年(清光緒28年)即已設立,

在時代的變遷中,校園不斷變化著不同的樣貌,唯一不變的,是蘊藏於其中,

許多世代神岡居民共同的童年記憶。

隨著一段校園公共藝術計畫的展開,讓曾於五、六十年前在此度過童年的地方耆老、

付出二十多年生命在此教導與陪伴孩子的退休老師…

一群在生命過程與這所學校歷史交織的人們,逐一回到昔日熟悉的這處生活場域,

與孩子們分享過去的生活趣事。

當聽到72歲的爺爺說:「你們叫我…『學長』就可以了~!」

聽著故事的孩子們不禁開心地笑了起來…。

回憶著過去,曾經,在某一年的植樹節、於孩子們即將畢業的前夕,

在許許多多特定或不特定的日子,一棵棵的樹苗在校園中被種下,

年復一年,漸漸地形成了校園的生態景象;

茂盛的樹林,吸引了一群群鳥類在此棲息,如樂聲般的蟲鳴鳥叫,

伴隨著孩子們上課時的讀書聲與課後的歡笑聲,形成了一幅生活在這裡的幸福景象;

透過故事分享,時空開始被串連起來,進而累積出校園文化的文本,

一段段校園的記憶,也漸漸清晰起來。

8.JPG

關於時間軸上的「我們」

公共藝術之於公眾場域的意義,自然也在於透過創作的感性思維,

去賦予環境一種「在地認同」或場所精神的議題性;

過程中也期藉由參與、接觸等方式,來引發生活族群對於藝術物件的情感聯結,

進而藉由空間美學的型構過程,來成為詮釋「地方感」的一種公共議題論述。

對於一所已走過百年風華的學校,不同世代的童年趣事如何彼此分享?

分別生活在時間軸上不同節點的「我們」,又可以怎樣被記錄下來?

微觀來看,六年的學習階段,標誌著每個孩子的個人成長歷程;

就綜觀上的意義而論,每個在這裡度過童年的人們,都在不同年代中,

在此留下既具個別性,卻也意涵著集體記憶的內容。

土地孕育的豐饒、師生之情、孩子間相互陪伴的友誼、校園學習的喜樂,

都在這塊土地上共同存在,而彼此累積著成長過程的記憶與情感。

時間,並非僅於時鐘上的刻度與指針,

舉凡日光下的忙碌生活與皎潔月光下的那片寧靜、

花木的綠芽與落葉、由稀疏到茂盛的老樹林等,每個環境的細微情事,

均隨著時代逐漸變遷,轉換著不同的風貌,

蘊藏著種種生活記憶,而刻畫出時間的痕跡。

對於神岡這處校園來說,校園空間,即是一個承載著時間的容器;

這也在藝術介入空間後,形成創作理念上的核心思考:

「那一年」指涉的是哪一年?歷史上的神岡國小,有過怎樣的演變?

同樣的小學生,在每個時代中各有過怎樣的生活模式?穿過怎樣的制服?

而此時的孩子們,又如何表達出現代的生活觀點,

來述說出「我們」一起「種下那棵樹」的意義?

「現在」校園生活與「過去」校園記憶的“可見”,

對應著「未來」再發展上的“不可見”,也呈現出時間的「穿越性」特質。

在這樣的思考模式下,藝「樹」的形象,

僅是一個議題的引發,目的在於展現出一種場域的文化象徵;

參與,在於集合著孩子們運用述說、表演的肢體、聲音與及圖案的語言,

來形成生活經驗的分享,以帶動出一段型構發展的演繹過程,

進而衍生出關於生態與環境的未來性討論,並擴張新校園環境美學的主張。

因此,公共藝術之於學校場域的意義,

亦即在於實踐出「生活美學」、「生態環境」及「生命願景」等多元教育意涵;

透過孩子們在過程中的參與,賦予美學的「樹」擁有了生命;

這裡所談的藝術,也自然地成為聯結人與人,及生活場域之間情感的介質;

美學元素的置入,開始轉化為聯結過去、記錄現在與展望未來的載體。

9.JPG

藝術,成為一種文化閱讀的方式

文化,乃是地域與人文於時間軸上演化過程的累積;

也因此,文化本身亦體現出另一種公共性的質性,透過地域文化的論述,

促使藝術物件凝聚出具集體性的場所認同,而刻畫出隱藏於其中的時間意涵。

當過去的生活事件日漸累積為當代的歷史文化,

相對地,當代生活的環境生成,亦將於未來成為文化的一環。

無論文化的地域性,藝術之於生活場域的視覺標示性,

始終都在於呈現出環境與人文論述的重要內容,因此當論及地方與文化,

兩者均在不同的時間節點中,真質地紀錄著人與土地之間的種種相依存關係。

藝術之於環境,其公共性的啟動,就在於創造更多異質行動者參與特定場域的機會,

藝術創作者在每件公共藝術建構的過程中,也在於扮演著異質行動者的角色,

透過這個他者的觀察角度、詮釋方式與表現技術,使原有的場域以及社群組織,

得以進入短暫的異化過程,於是,在固有的生活環境中,

公眾場域能夠獲得被從深層激盪出來的轉化機會,

在新的活動裡,圍繞著公共藝術的社群網絡,得以透過異化而自我檢視,

使新的整體環境文化,在個別行動者自我改變的過程中得以重新進行組構。

這棵一起種下的「樹」,即是透過多面向之異質行動者的行動來賦予生命力;

而藝術生命之所以獲得延續的能量,即是來自豐富的在地情感所滋養。

10.JPG

藝術樹的構想,在於透過文化議題的引發、藉由耆老、退休老師與老校友的在地生活分享,

來引導孩子去瞭解老一輩居民於神岡的童年生活外,也讓孩子們,透過繪畫與小故事分享的影像拍攝,

開心分享出在這裡快樂學習的生活點滴。

孩子們透過這段過程,真實地閱讀了關於學校、家鄉的歷史與生活故事,

而更加深了對於這塊生長土地的情感聯結,

而與校長分享著關於「那一年‧我們‧種的那棵樹」的參與心得。

11.JPG

透過影像拍攝,將校長、老師及孩子們的影像,轉換為Q版娃娃造型的圖案,

構成生動的作品說明牌,中央開啟的木箱中,典藏著一個聯結記錄片的條碼,

藉由前後關係,彼此呼應著「有故事的樹」之創作主題。

表徵著「當代」思維的數位條碼,不僅蘊藏著一段影像記錄與創作思維,

讓視覺藝術的物件,化身成為一位可以跟許多孩子們訴說故事的「故事媽媽」。

12.JPG

13.JPG

原文刊載於《公共藝術簡訊》雜誌116期(102.12)

網路版作品說明牌:http://www.patw.org.tw/skaes/index.htm

作品延伸之紀錄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uhNF_qUPF-4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公共藝術 神岡 校園 美學
    全站熱搜

    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