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綠精靈」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41).JPG

「如果,你是一位擁有魔法的精靈,你會如何藉由創意,

來詮釋對於宜蘭的美麗環境與自然生態的熱愛?」

一段透過地方上孩子們的文字創作,融合著視覺藝術的創作議題,

共同開啟了這處推廣環保教育場域的環境美學主題。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4).JPG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21).JPG

分別由宜蘭縣清溝﹑孝威﹑頭城與中山等多個小學的孩子們,

透過在學校的環保教育學習,與體現於日常中的生活經驗,

將熟悉的資源回收、節能減碳、自然生態等環保概念,

各自發揮出不同的創意,天馬行空地激發出一段段「環保創意詞句」;

再透過了當地居民與更多孩子們的熱絡的「票選」過程,

共同決議出數段高人氣的代表性字句,

一起融入於以環保素材所構成的藝術圖騰裡,

在空間中,鋪陳出一長幅以藝術推廣著環保教育的壁畫主題。

_IGP5896.JPG(註1)

_IGP5898.JPG(註1)

_IGP5909.JPG(註1)

_IGP5931.JPG(註1)

1010121-宜蘭環保局公共藝術-頭城‧孝威‧清溝國小之環保創意文字- 012.JPG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11).JPG

1010121-宜蘭環保局公共藝術-頭城‧孝威‧清溝國小之環保創意文字- 003.JPG

_IGP6130.JPG(註1)

1010121-宜蘭環保局公共藝術-頭城‧孝威‧清溝國小之環保創意文字- 010.JPG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22).JPG

1010121-宜蘭環保局公共藝術-頭城‧孝威‧清溝國小之環保創意文字- 009.JPG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27).JPG

1010121-宜蘭環保局公共藝術-頭城‧孝威‧清溝國小之環保創意文字- 005.JPG

_IGP6124.JPG(註1)

1010121-宜蘭環保局公共藝術-頭城‧孝威‧清溝國小之環保創意文字- 006.JPG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32).JPG

1010121-宜蘭環保局公共藝術-頭城‧孝威‧清溝國小之環保創意文字- 007.JPG

_IGP6125.JPG(註1)

1010121-宜蘭環保局公共藝術-頭城‧孝威‧清溝國小之環保創意文字- 008.JPG

_IGP6129.JPG(註1)

1010121-宜蘭環保局公共藝術-頭城‧孝威‧清溝國小之環保創意文字- 011.JPG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56).JPG

_IGP6122.JPG(註1)

1010121-宜蘭環保局公共藝術-頭城‧孝威‧清溝國小之環保創意文字- 001.JPG

在孩子們的創作想像中,或許是來自於動漫的靈感;

也可能透過校園的生活點滴,轉換出另一種童話故事的文本;

由花草樹木到森林﹑由河流生態聯結到地球環境資源的討論,

都在於以著不同的創意觀點,共同述說著「一起做環保」的理想實踐與未來美景。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31).JPG

孩子們的創意文字與詞句,在彩繪的綠森林中逐漸“發芽”而長出新枝..

開著繽紛色彩的花朵與結著豐盛的果實,描繪著綠色觀點下的美麗城鄉美學的願景。

_IGP6123.JPG(註1)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51).JPG

一段段孩子們宣揚著環保觀點的創意詞句,不斷“長成”了一棵棵大樹,

意涵著環保概念之於基礎教育的未來性。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49).JPG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5).JPG

隨著不斷“茁壯”的文字「樹」蔓延,

故事主角的「綠精靈」家族們,接續引導著視覺,

進入到另一棵談著更廣域自然與人文觀點的「大樹」。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26).JPG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44).JPG

「綠精靈」家族為綜合了各樣於宜蘭田野中常見的花草,

透過創作的思維轉化出不同的角色造型,而成為了這場環保藝術活動的主角。

1010228-環保綠精靈 (2)(註1)

_IGP6061.JPG(註1)

1010228-環保綠精靈 (8)(註1)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15).JPG

1010228-環保綠精靈 (6)(註1)

_IGP6094.JPG(註1) 

1010228-環保綠精靈 (11)(註1)

1010228-環保綠精靈 (7)(註1)

_IGP6096.JPG(註1)

1010228-環保綠精靈 (3)(註1)

這場藝術故事裡的「綠精靈」,也引領著一群群未來地球的「主人」們,

逐步地探索著這場關於地球“保衛戰”的最佳“戰略”。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14).JPG

1010228-環保綠精靈 (1)(註1)

1010228-環保綠精靈 (4)(註1)

1010228-環保綠精靈 (5)(註1)

1010228-環保綠精靈 (12)(註1)

1010228-環保綠精靈 (13)(註1)

1010228-環保綠精靈 (9)(註1)

未來這群家族成員也將透過了巡迴認養方式,而成為推動美麗新環境的最佳代言人。

_IGP6070.JPG(註1)

這一棵住著「綠精靈」的大樹,是由資源回收過程,所彙集來的各式生活廢棄物件,

結合著繪本樣式的彩繪與數位影像,共同結合成為藝術圖騰裡的教育內容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19).JPG

_IGP6255.JPG(註1)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36).JPG

_IGP6047.JPG(註1)

 _IGP6209.JPG(註1)

兩棵談著環保教育的「文字樹」,都蘊藏著許多孩子們談著美麗城市願景的故事,

也跟著每一個到訪的人們道著自己在這裡的“成長”故事。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1).JPG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8).JPG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9).JPG

1010119-魔法‧綠精靈-江海泙-宜蘭縣政府環保局- (10).JPG

完成後的「魔法.綠精靈」,

設置於宜蘭的孩子們常前往參訪學習的宜蘭縣環保局廊道上。

_MG_7788.JPG(註1)

一位位提供創作的孩子,歡欣地分享著自己的環保觀點與文字理念。

_MG_7929.JPG(註1)

_MG_7981.JPG(註1)

_MG_7769.JPG(註1)

_MG_7789.JPG(註1)

透過了這次的公共藝術計畫,不僅融合文字與視覺藝術的集體創作方式,

變化出另一種特別的環保教育推廣素材;

藝術裝置的視覺感官,也在這處場域裡,擴張出另一種特別的空間主題。

_MG_7839.JPG(註1)

_IGP6134.JPG(註1)

「魔法‧綠精靈」-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創作者:江海泙 / 文字創作:宜蘭縣之頭城國小﹑孝威國小﹑清溝國小﹑中山國小等校學童)

  

石門船奇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61).JPG

一艘原屬海巡署之裝備,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已功成身退的報廢巡邏艇,

再度以著另一種角色,常駐於校園,化身成為另一種談著綠能環保教育的「教室」。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60).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65).JPG

對於孩子們來說,這也是一處好玩有趣的遊戲場,

可以在這裡盡情地跑跳著,或坐或躺地聊著天,也常在此一起玩著角色扮演的遊戲。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66).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67).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68).JPG

孩子們透過這座特殊的教室,學習著再生能源的知識原理與運用方式;

藉由「船』的主題,

也延伸出關於海洋生態與課本裡的科學物理原理等更多元的學習課題。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64).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63).JPG

能源的日益匱乏,節能與環境保育議題,在近年來早已成為全球性議題,

然而,多數的時候,綠色環境與節能減碳,多流於一種標語或口號,

如何在日常中去具體實踐,往往是精神意義多於實質的身體力行。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69).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71).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70).JPG

這裡的孩子們,每月輪流抄錄與統計著學校的水﹑電度數,

一起檢討著日常生活中的耗能,共同集思廣益地思考著改善的對策。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87).JPG

孩子們透過了親身參與的方式,來體驗能源的珍貴與感受著享有資源的不易;

「節能」﹑「減碳」在這社區小學中,已不再僅是一種象徵性的標語或精神口號,

而在於日常生活中的身體力行與習慣養成。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89).JPG

「向大地學習」計畫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33).JPG

濱海地區多雨潮濕且高鹽分的天候環境,總讓校園裡的戶外遊戲設施,

在管理維護作業上,更較一般學校來的困難。

石門國小也如多數的城鄉小學一般,

長期都需在不充裕的經費條件下,維持著基本的教學環境品質。

校長與老師們面對著這些日漸毀損的遊具,在無法有預算經費以全面汰換的窘境下,

總常擔憂著孩子們的遊戲安全。

090213拆除 (2).JPG(註2)

這段源於林元紅校長的初部計畫發想,

石門國小在2008獲得教育部「活化校園計畫」補助後,即成立校園綠色規劃小組,

將「遊戲場改造」列為首要目標,並以「回收再使用」來成為推動永續校園的議題。

090213拆除 (6).JPG(註2)

隨著校際間的校長調任,在林元紅校長轉任淡水國小後,

許政順校長接棒著手進行了這份理想實踐的工作。

在校長的熱情邀約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黃瑞茂老師義務擔任了此計劃之諮詢顧問,

在經過初部討論與協調後,彼此達成了大學與小學間一種特別的合作機制:

就大學生的建築教育而言,這個計畫將成為建築學系四年級同學的設計課題,

這個特殊的設計命題,不僅改變了過去僅是紙上作業與設計議題的操作方式,

更希望透過過程的展開,對於設計與使用間的問題﹑工程營建的操作實務..等知識,

均可以在其中獲得真實的學習與經驗。

而對於這裡的小學生來說,也在於透過這群大孩子們的帶領,

以身體經驗的方式,去觀摩與體驗著資源如何再利用的智慧,

並經由形成過程中的觀察,成為另一種環保教育的學習方式,

更藉由這段特殊的課程,讓基礎教育可以透過有趣的教導,活化出不同的教學成效。

090213拆除 (3).JPG(註2)

除了校園裡舊遊具外,學校也收集到他校淘汰的鐵架式攀爬遊具,

期能結合更多樣性的材料,以重組出更具創意且有趣的新遊戲樂園。

090319 (14).JPG(註2)

在舊遊具一一拆卸後,大家挑選著還堪用的構件,

一起思考著如何再創新出一處有趣又有創意之新兒童樂園的種種可能。

090219放樣 (1).JPG(註2)

孩子們也在舊遊具拆除前,各自發表了一段段感念多年陪伴的感謝文字。

090312小學生體驗放樣 (44).JPG(註2)

建築系的師生與這裡的老師﹑孩子們,透過了一段段互動﹑討論的過程,

一起思考著關於未來的新遊戲空間,可以有著怎樣好玩又有趣的構成方式;

孩子們不僅述說著許多常在遊戲中受傷的種種經驗,

也天馬行空地提出了許多童話﹑繪本故事般的豐富想像,

以著「小孩」的觀點,提供出一個個如何“好玩”的遊戲觀點。

090305校長討論 (16).JPG(註2)

090219放樣 (7).JPG(註2)

090312小學生體驗放樣 (54).JPG(註2)

隨著一次次地接觸與互動過程,在大孩子與小朋友之間,

彼此也由陌生﹑害羞,開始逐漸熱絡了起來;

孩子們將日常生活中的遊戲經驗,盡情地發揮出高度的想像力;

這些有趣的童言童語中,也激發著建築系的大孩子們,在其中尋找到設計的創意。

090312小學生體驗放樣 (10).JPG(註2)

090312小學生體驗放樣 (13).JPG(註2)

090312小學生體驗放樣 (14).JPG(註2)

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隨著每一階段討論過程的展開,

建築系的大學生們運用所學專長,將過程中這些精彩的「對話」,

逐漸具體化出一座座孩子心目中所期待的遊戲樂園雛形。

090305校長討論 (1).JPG(註2)

090305校長討論 (12).JPG(註2)

這些設計的想法,也隨著黃瑞茂老師與校長﹑學校老師們的意見交流過程,

逐步地激發出一個個接近理想的預期成果;

孩子們也在其中,預見著「未來」新樂園的初部樣貌。

090213拆除 (24).JPG(註2)

孩子們的豐富的想像力,持續強化著建築系大學生們的設計思考力;

一段段互動討論的過程,也將這一個個分別在大﹑小學教育裡所論述的理想,

再透過專業建築師完成設計與工程營造的專業操作,開始被具體化為執行面。

090305校長討論 (33).JPG(註2)

設計討論過程暫告段落,也宣告著舊遊戲場即將成為過去;

大﹑小孩子們醞釀已久的理想,也開始邁步朝向目標前進..

090213拆除 (29).JPG(註2)

090213拆除 (30).JPG(註2)

新的遊戲空間,許多新的主題與型態被高度期待著:

一個不像樹屋的「樹屋」,如何運用著新﹑舊材料,

來創新出另一種「與樹共舞」的遊戲空間;

透過「google earth」的概念,又可以怎樣的方式,去形成一個地景的構成思維,

帶領著孩子們可以站在這裡,面對著大海,以「石門觀點」去想像著世界的遼闊;

一處處的「遊風小徑」與談著「由種子到餐桌」的菜園,也逐漸地形成中..

090219放樣 (5).JPG(註2)

090219放樣 (6).JPG(註2)

090219放樣 (12).JPG(註2)

090219放樣 (3).JPG(註2)

090219放樣 (13).JPG(註2)

這段期間,學校各年級老師也配合著這個計畫的進行,而設計了序列的課程,

透過改造過程中,引導孩子們藉由五感體驗與觀察,記錄下所聽所見的心得。

090312小學生體驗放樣 (4).JPG(註2)

090312小學生體驗放樣 (6).JPG(註2)

學校的孩子們開始進行分組,由六年級的大孩子帶領一年級的小朋友;

五年級帶領二年級﹑四年級帶領三年級,

一起以著不同的方式,在這段「工程」進行的過程中做著記錄;

也在其中,看見自己的“夢想樂園”是如何地一步步建構起來。

090312小學生體驗放樣 (81).JPG(註2)

090312小學生體驗放樣 (85).JPG(註2)

在孩子們所作的「記錄」中,有著觀察舊材料如何重新再使用與轉變過程的心得,

也圖文並茂地,詳實記載著每一天校園空間的變化。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86).JPG

090312小學生體驗放樣 (9).JPG(註2)

隨著工程的進度,這些記錄逐漸形成另一種集體的生活日記..

但似乎也成為了另類的「監工日誌」。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85).JPG

如何運用拆卸「舊」遊具的材料,轉換成為另一個「新」的遊戲空間,

「從搖籃到搖籃」的概念,始終都是兩位前後任校長對於這個計畫的核心理念。

090219放樣 (16).JPG(註2)

090219放樣 (14).JPG(註2)

由舊遊具拆卸下來與由他校收集來的材料,如何透過集體的創意與智慧,

來引領出另一番新的環境視野,與造就出一處新的遊戲場,

無論對於校長﹑老師或這群義務協助的建築系師生們來說,

都面臨著一場思考與耐力上的高度考驗。

090219放樣 (15).JPG(註2)

090305校長討論 (54).JPG(註2)

090312樹屋放樣討論 (2).JPG(註2)

擬架設樹屋的三棵樹均亦未形成規模;

且在校內與他校廢棄之舊遊具拆除後,

發現原本計畫再運用於樹屋的材料與可想像中的形式,其實有著一段落差;

因此,如何就既有的素材與條件,重新去思考另一種樹屋的可能型態,

又是一個新的課題開始。

090305校長討論 (21).JPG(註2)

090316樹屋 (4).JPG(註2)

090312樹屋放樣討論 (5).JPG(註2)

090312樹屋放樣討論 (6).JPG(註2)

在諸多條件的限制下,這座樹屋自然也不會如一般樹屋的構成方式;

一堆堆「條狀」的鋼管與木料,似乎也隱喻著另一種可能的樣式型態。

090321現場施工 (2).JPG(註2)

090305校長討論 (17).JPG(註2)

090319 (8).JPG(註2) 

090305校長討論 (37).JPG(註2)

在幾番討論後,孩子們常玩的「積木」,再次引發出設計的初部構想:

如何去運用拆卸後已成為一段段桿件的舊鋼材,以“堆疊”「積木」的設計概念,

去形塑出另一種結合著自然型態樹幹的幾何空間,是「再改造」後樹屋的新構思。

090316樹屋 (1).JPG(註2)

透過這段形塑的過程,亦期望還能將這處遊戲空間再賦於更豐富內容的教育意義,

而得以再轉換成為另一種「教具」,這也是對於這座樹屋再造上的價值思考方向。

090321 (8).JPG(註2)

隨著工程進度的展開,原本平淡的遊戲場,透過「挖掘」與「堆積」的交替方式,

製造出高低起伏的變化性,也開始醞釀出一處意蘊著遊戲節奏的新校園地景。

090227開挖 (6).JPG(註2)

090305校長討論 (38).JPG(註2)

新的樹屋設計,是一座環繞著樹的「平台」;

當學校老師們看見了重新設計的模型,

直覺地與想像中那種設置於樹上的樹屋印象大不相同;

畢竟要打破多數人對於樹屋的既定印象,而創新出一處與眾不同的樣式,

需要的是設計與使用兩者間,持續的觀念溝通與彼此的意見協調。

090321 (7).JPG(註2)

090321 (27).JPG(註2)

除了觀念討論,孩子們也透過親身體驗的方式,在初部成型的樹屋平台上,

以“遊戲觀點”去“檢視”「樹」與「屋」之間的彼此關係。

090319 (1).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41).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1).JPG(註2)

建築系的大學生們也在其中,檢討著樹木的未來成長與兒童活動間的可能影響。

090321現場施工 (29).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5).JPG(註2)

為了讓樹屋之於遊戲場與整體校園空間的關係有所聯結,

老師引導著孩子們爬上梯子,

登高望遠地來體驗未來樹屋完成後與校園環境的彼此關係。

一則,這是透過身體經驗的方式,去經驗未來樹屋完成時,大海與校園景觀的視野;

二則,也讓孩子們可以透過一種參與過程,來建構出尺度與環境的概念。

而對於學建築的大學生們來說,

如何在其中去瞭解設計與使用者間的意涵,更是難得的“實習”機會。

090312小學生體驗放樣 (1).jpg(註2)

090312小學生體驗放樣 (15).JPG(註2)

090312小學生體驗放樣 (30).JPG(註2)

歷經了一段體驗與討論的過程,決議出樹屋平台的高度;

接下來,如何讓這處樹屋可以更有趣,更是另一段「細部設計」的開始。

090321現場施工 (6).JPG(註2)

除了透過師生間的設計討論,學習著兒童之身體尺度與遊戲模式,

「做中學」的操作過程,更是這段計畫對於建築系學生們的重大意義。

090321現場施工 (9).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11).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12).JPG(註2)

090321 (18).JPG(註2)

090321 (41).JPG(註2)

090321 (42).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16).JPG(註2)

營造過程中,以著動手體驗與親身經歷的方式,

來調整與確認著使用性與計畫目標的精準率;

樹屋的設計,也透過了一次次的「再修正」過程,

逐步地發展出較原先樣式更為有趣的細部設計。

090321現場施工 (15).JPG(註2)

090319 (12).JPG(註2)

090319 (6).JPG(註2)

090321 (10).JPG(註2)

090321 (14).JPG(註2)

建築系的大學生們,雖受限於日常課程時間,而無法持續在此參與,

但常利用假日時間,相約來到工地與工程團隊協力完成著每個細節。

090321 (48).JPG(註2)

090319 (4).JPG(註2)

090321 (44).JPG(註2)

090321 (53).JPG(註2)

一片片舊廢料在設計的巧思下,開始有了新的生命;

樹屋,也在多人持續努力操作與期待下逐漸成形。

090321 (17).JPG(註2)

090321 (31).JPG(註2)

090321 (36).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25).JPG(註2)

課餘時間,校長與老師們一一上了樹屋平台,親身體驗著這處特別的遊戲空間,

也與著這群大學生們討論著,還可以怎樣讓這座樹屋有著更有趣的創意可能。

090321現場施工 (20).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21).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42).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22).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23).JPG(註2)

樹屋上可以打開的「窗戶」,不僅可以成為孩子們的座椅,

還可以登高望遠地眺望著前方的大海與廣闊的校園。

090321現場施工 (32).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47).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43).JPG(註2)

在種種創意的巧思下,平台的高低變化,

也在角落空間發展成為一處小小的「聊天室」。

090321現場施工 (45).JPG(註2)

090321 (30).JPG(註2)

處處充滿童趣與設計巧思的樹屋,終於逐漸邁入完成階段。

090321現場施工 (38).JPG(註2)

「世界之心」

090319 (7).JPG(註2)

透過環境分析的過程,也發現在遊戲區與操場之間,

似乎“暗示”著一處「圓形」空間的可能。

090319 (11).JPG(註2)

「google earth」被引入設計的概念;

圓形的小土丘,被視為「突出」於地表的「地球」表面,

而帶動出宏觀地球村的議題。

這個「地球」的概念,在於打破多數人長久以來所認定的:

石門,乃是位於北台灣「邊緣」的地理印象,

而將石門國小由「邊陲」的地理印象,轉換為一處「中心」思維;

進而,再透過地理標示,以太平洋為中心,

將石門國小與中國﹑日本﹑韓國與美國共同圍成一圈,來強化出地球村的宏觀視野。

090321 (15).JPG(註2)

在思考角度與觀點的改變下,濱鄰的遼闊海洋成為了校園景觀的一部份;

石門國小,超脫了原本僅是:石門的一處小學﹑北台灣的邊陲鄉鎮,

乃是宇宙中地球的一部分﹑世界城市中的一處地區﹑台灣城鄉中的一個生活聚落,

這個小小的「點」,透過了這處簡單的地景,

引導著孩子們,如何以廣闊的思維,去學習著展望世界應有的胸襟。

090319 (3).JPG(註2)

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土丘,其存在的價值,實已超脫了地景設計本身的意義,

透過了設計概念上所賦於的教育意涵,

小小的圓,在過程中帶領著「石門國小」的孩子,大步地邁向「地球村」的未來觀。

090321現場施工 (34).JPG(註2)

「遊風小徑」

090305校長討論 (55).JPG(註2)

「圓』的設計概念,也成就出「遊風小徑」上每個節點的元素;

或許,也在其中隱喻著對於「原」先舊器材的一份紀念;

對於常於下課時分「圍」著工地,以著圖文記錄著的孩子們來說,

「圓」所串聯出的幾何構圖,或許也引導著他們,

更容易地去想像著未來這座遊樂「園」完成後的樣貌。

090316樹屋 (3).JPG(註2)

090305校長討論 (48).JPG(註2)

090227開挖 (5).jpg(註2)

090305校長討論 (40).JPG(註2)

090305校長討論 (28).JPG(註2)

090305校長討論 (18).JPG(註2)

090305校長討論 (46).JPG(註2)

090319 (15).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50).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51).JPG(註2)

 為期四個月的參與式設計,無論對於學建築的大學生,

或是正享童年生活與剛進入基礎學習階段的孩子們來說,

都在其中,彼此給予了豐盛的學習經驗。

090312樹屋放樣討論 (4).JPG(註2)

090321 (43).JPG(註2)

畢竟,浩瀚的建築學知識領域,多在於一種質性過程的討論,

非得以量化來完成所有;

生活與生命的種種經驗,對於每個設計者或目標而言,都具有著高度的珍貴性,

無論大﹑小學生,在各自歷經了種種不同方式的「動手做」過程中,

人﹑物質與土地間的情感與關係,更在其中有了最深切的感受與聯結。

090321 (45).JPG(註2)

090321 (46).JPG(註2)

090321 (49).JPG(註2)

090321 (38).JPG(註2)

因此,「遊風小徑」不僅交織出新舊材料間的存在意義﹑串連著一處處的遊戲節點,

也引領著這群參與者,在其中感受著「孕育」新生命的辛苦與快樂。

090319 (9).JPG(註2)

090321 (22).JPG(註2)

090321 (2).JPG(註2)

090321 (3).JPG(註2)

090321 (9).JPG(註2)

090321 (23).JPG(註2)

090321 (16).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14).JPG(註2)

090321現場施工 (18).JPG(註2)

每根平凡的新舊木頭﹑每根釘子﹑每一處的沙土,在每個參與者的手裡與心目中,

都充滿了豐富的情感;

每一處細節與空間裡的角落,也都蘊含著濃郁的情感溫度。

090321 (32).JPG(註2)

090321 (51).JPG(註2)

諸多各地的校園環境,無論建築專業者或一般人的概念上,

多在於以建築的裝飾皮層去成為在地「文化」的標示。

然而,圖騰或建築造型本身,所能呈現出的,

並無法深層地去闡述出一份真實的地方情感..

090316樹屋 (2).JPG(註2)

090316樹屋 (5).JPG(註2)

090316樹屋 (8).JPG(註2)

當大孩子“拉著”這群小孩子們的手,一起走過這段改造校園的歷程,

一段段逐漸被實現出的成果,更深刻地寫真出這群大大小小參與者的心情感言。

090312樹屋放樣討論 (8).JPG(註2)

090316樹屋 (9).JPG(註2)

在這校園裡,一個這樣的小小遊戲區,所談論的並非在於視覺觀點裡的美學成果,

而在於這段日子裡,一起攜手走過後,內存於心中那份「五感」交集的情感,

並透過這樣情感,而激發出更深刻的地方感。

090312樹屋放樣討論 (7).JPG(註2)

一處處遊戲區域逐漸實現出那份想像中的理想藍圖;

孩子們也以著彩繪的方式,在安全圍籬上畫出對於新遊戲場的想像與期待。 

090321 (47).JPG(註2)

歷經了多月的努力,在一段段彼此接力與動手做的過程中,

遊具本身實已超乎遊戲與設備之間的價值,

不僅蘊藏著許多人的深厚情感,更感受著在那份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知識的無價。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32).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26).JPG

那個談著「google earth」概念的「圓」﹑隱藏於「遊風小徑」的「圓」,

還有那座有著獨特性格的「樹屋」,都已默默地成為了校園裡的地景;

然而,關於這座遊樂「園」裡所蘊藏的那段溫馨難忘的故事,

也唯有聽著這裡的孩子們來述說,才得以真實地聽聞。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19).JPG

如今,樹屋裡的三棵樹木早已逐漸茂密;

樹屋空間串連著一處處由新﹑舊材料所變化出的遊戲區域,

應該怎樣玩才有趣,也唯有這裡的孩子可以告訴你。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23).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36).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31).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27).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30).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35).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9).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37).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11).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13).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14).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18).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12).JPG

那個理想中的遊戲場,早已實現與完成了那份大小孩子們的夢想;

不僅在校園裡成為了許多孩子的陪伴,也承載著每個世代的孩子們,

曾在這處校園成長過的童年記憶。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10).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15).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20).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21).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24).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22).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17).JPG

收集來的漂流木,圍出一處簡單的菜園空間,

這是校長另一個「由種子到餐桌」教育理想的實踐;

孩子們不僅走出課本,在其中學習著自然生態,

也透過種植過程中的分工與知識學習,去體驗與感受食物得來的不易。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28).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34).JPG

對於多數的學校而言,遊戲的價值觀點,

多淪為制式規格的兒童遊具設施的遊具,在數量供應上的多寡;

遊具的意義,也僅是消極於是否符合兒童安全標準與規範。

然而,廠制與規格化的遊具,不僅放諸四海皆同,

除了滿足孩子們在遊戲活動上的基本需求外,

似乎,也難以在其中,可以真實產出更積極性的教育意涵。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38).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40).JPG

校園前方濱海的矮牆上,存留著歷屆畢業生的感言:

圖文之間,蘊藏著孩子們的感謝與懷念的情感;

描述著耳熟能詳的漁業與海洋生態;

祝福著地方產業更為興旺,也歌頌著在此成長的快樂童年。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42).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43).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44).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45).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46).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47).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48).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49).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50).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51).JPG

早已荒廢的遊艇碼頭,似乎也成為了另一種“抽象”的地景;

校園外的「閒置」現象,對比著校園裡的「再利用」計畫,

或許,對於這裡的孩子們來說,更有著一份深切的感受與心得。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荒廢的遊艇碼頭- (4).JPG

湛藍的大海﹑廣闊的天空,形成了這處濱海小學校園的美麗背景;

談著風的裝置與聊著海洋的船艇,都在這充滿自然氛圍的環境中,

推廣著環境資源的珍貴與再造美麗地球村的願景。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76).JPG

多年以來,迎著大海的風車裝置,早已成為這處校園環境的特色,

更是曾在這裡學習的孩子們,重要的生活場景與記憶。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54).JPG

090213拆除 (13).JPG(註2)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57).JPG

090213拆除 (19).JPG(註2)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59).JPG

長期於校園推廣的資源再利用與環保教育,更在學校的持續經營下,

陸續於不同的校園角落裡,帶動出一處處談著生活美學的學習角落。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2).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3).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6).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7).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5).JPG

在這個處處講求品牌形象與追求美麗視覺的時代思維中,

「石門國小」或許沒有當代設計風潮下,所呈現出的華麗校園建築與環境,

然而,自然的景緻,卻是這裡最美的環境裝飾;

一段段蘊藏著深厚情感的校園生活情事,

更在這裡,繼續擴張出更多關於人與土地間的美麗故事。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41).JPG

曾發生於石門國小的「向大地學習」故事並未結束,

而成為了更廣域的知識學習開端,於未來延續出更多的校園故事。

這段學習生活的故事,也反映著更多偏鄉小學長期用心經營的教育工作者,

總在日常中,默默地教導與陪伴著每個孩子的成長童年,

或許多不為人知,但卻是最偉大的教育文化推動者。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77).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8).JPG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84).JPG

時尚觀點的「特色」小學,或許在於品牌與名望的價值,

然而,小學的功能本在於基礎教育的環境提供;

校園的場所意義,則在於與社區共同聯結出獨有的地方感,

也因此, 社區小學在基礎教育過程上的意義,

更在於成為地方文化的傳承與接棒,持續地營造出在地觀點的特色。

1001024-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 (1).JPG

新北市石門國小-「向大地學習」計畫

 

延伸閱讀: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公共藝術介紹:http://www.ilepb.gov.tw/News/ShowNews.aspx?id=400

                 『魔法‧綠精靈』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greenbaby123

「魔法.綠精靈」創意環保小語-票選網頁:http://www.seayes.com.tw/~green/cont1.php

『石門國小樹屋與遊具改造計畫』:http://blog.yam.com/tanw/article/29050135

說明:圖片標示(註1)者為藝術家提供;標示(註2)者為石門國小提供。

arrow
arrow

    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