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村落」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1.JPG

1993年於荷蘭鹿特丹成立的MVRDV建築團隊,

多年來觀察與記錄著各國的城市發展現象,

也藉由城市觀察的心得,提出了對於未來建築聚落的種種討論。

近年來,

他們更積極地觀察著臺北﹑北京、上海、雅加達﹑首爾及曼谷等亞洲城市,

發現,原本如:台灣的眷村聚落﹑中國北京的胡同及日本東京的町屋等,

許多深具歷史意涵與文化特色的老舊聚落

多因世界經濟結構的變化﹑城市人口的過度集中現象及種種社會性問題等影響因子,

正在快速地消失中,原有的文化閱讀也逐漸產生了斷層。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44.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8.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7.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0.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1.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2.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4.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3.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5.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7.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8.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4.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5.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6.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7.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8.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9.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0.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1.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2.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9.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0.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1.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3.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4.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5.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6.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7.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8.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9.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0.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1.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2.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3.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4.JPG

由這些觀察與記錄中,也更進一步地發現著:

隨著國際形式風格的潮流演化﹑規格化生產的組構思維,

整體城市的新興建築群中,不僅多朝向垂直性的高層發展, 

且在「均質」式的大量 “製造”導向下,而大大侷限了城市住宅建築的自主性。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5.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9.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3.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8.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6.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3.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4.JPG

這是由荷蘭建築團隊MVRDV之

Winy Maas、Jacob van Rijs及Nathalie de Vries等三位建築師,

所提出的「垂直村落」(The Vertical Village)實驗性住宅概念。

他們藉由一座以1:10比例,高約6公尺之裝置藝術,

於台北URS21中山創意基地廣場上陳列,

來表徵出他們對於未來亞洲城市新生活聚落的論述觀點。

1001017-「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1.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6.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07.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09.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56.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5.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6.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6.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06.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07.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08.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09.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05.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98.JPG

MVRDV建築團隊自2009年起,也針對亞洲地區的幾個主要城市進行實地訪查。

歷經三年的探訪﹑紀錄與觀察期間,不僅推廣著各國的文化特色,

舉辦各式國際工作營活動,與透過廣泛的都市與建築學觀點的專家討論,

積極地探討著關於「垂直村落」的可行性。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14.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22.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24.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32.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9.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9.JPG

中山創意基地周邊環境的民居建築屋頂,也引起Winy Maas的興趣,

他更進一步地發現:台灣的民居建築於頂樓以鋼板加蓋,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這些觀察到的城市生活景,對他來說是件十分有趣且具特色的事:

「如歐洲的巴黎、倫敦等城市,頂層往往都是最昂貴的!」

相較於過去他在歐洲城市經驗,他認為台灣的民居建築思維卻是反向操作,

以最簡單﹑廉價的方式去建構屋頂空間。

他們也進一步觀察到香港﹑台灣等土地規模小但人口集中的亞洲城市街區中,

所看見的許多「有機」發展現象。

這些觀察心得,在Winy Maas眼中都是一種具“創意”的地方特色!

激發他們對於亞洲城市開始萌生了新的創意觀點,

並於2011年提出了「垂直村落」這個關於亞洲都市進化的新民居建築概念。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13.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14.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15.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16.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17.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18.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19.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20.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21.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23.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25.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26.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27.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28.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30.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31.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3.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9.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49.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53.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5.JPG

1001017-「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04.JPG

1001017-「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9.JPG

1001017-「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07.JPG

1001017-「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3.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0.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0.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6.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3.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3.JPG

在台北的老社區及台灣到處可見的鐵窗﹑鐵皮屋所構成的各種頂樓加蓋﹑擴建現象,

種種看似有機發展的街區樣貌,也激發出關於「垂直村落」的更多靈感,

他們嘗試將這類建築群間的緊密性﹑不對稱及任意營造的非正式性特質放大與擴張

以交錯﹑相互倚靠﹑將各式形狀﹑色彩之幾何量體,

分別由水平至垂直向度彼此堆疊,來形成「垂直村落」的概念,

說明出關於未來的建築美學觀與新生活聚落型態。

1001017-「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1.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9.JPG

於是,Winy Maas構思著如何將不同規模﹑色彩的量體,

以垂直堆疊的方式去形成自由型構的議題,

不僅擴張出他對台灣「鐵皮屋」文化及有機發展的城市印象,

並延伸這樣的觀點,推廣出類似「自立造屋」精神的住宅個人風格化論點,

來嘗試變化出另一種城市環境表情的多樣性。

1001017-「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4.JPG

1001017-「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5.JPG

1001017-「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7.JPG

1001017-「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8.JPG

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在城市朝向高密度發展下,

得以維持居住者的個別化與重構出優質聚落社群的可能性,

嘗試以著「未來學」觀點,來成為另一種關於「都市學」的新論述。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2.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4.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4.JPG

在「垂直村落」的訴求中,「參與式設計」概念的操作方式,

也成為一種回歸住民自主的精神目標,並藉由這些個別性的有機組合,

進而以建構出“有趣”的生活場域,來成為表徵出亞洲地區的新建築文化特質。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2.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6.JPG

繽紛的色彩與亮眼的視覺感官,談著建築新美學的藝術物件,

吸引著設計專業領域與周邊生活街區的人們在此集聚,

讓這處原本閒置已久的公有土地,化身為了一處熱絡的“觀光”與休閒場域。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4.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51.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3.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7.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7.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48.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8.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7.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5.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4.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5.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1.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7.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2.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8.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9.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9.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0.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0.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3.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49.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2.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5.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5.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9.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8.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52.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5.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7.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1.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2.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3.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8.JPG

也許,在本地人日常生活經驗中習以為常的鐵皮屋﹑自由發展的街區景觀

在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與城市經驗的境外旅者的觀察思維中,

都可以成為一種城市人文的表徵,或是一種深具特質的城市風貌。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54.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0.JPG

亮麗的「垂直村落」藝術裝置,或許在滿足了視覺感官下,

帶動出對於未來城市美學的創意想像;

但這段看似“有趣”的物件構成型態中,

其實漠視了城鄉街區的“有機”發展下的環境價值,

與源於那段生活經濟貧乏年代的時空背景,

似乎也反諷了台灣城鄉街區中,長期失控的環境次序現象。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5.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34.JPG

「屋頂加蓋」﹑「鐵窗」“附加”於建築的頂層或皮層的現象,

在台灣城市環境中,多源於一種「破窗效益」的結果;

這些現象,反映著容積管制失控﹑住民對於公共領域缺乏集體共居的思維,

進而累積出城市街區的種種紛亂景象。

960712-仁愛區政中心後側 (1).JPG

「鐵皮屋」,這種實存於台灣城市街區的普遍性現象,

若以正面意義解讀為台灣的城市特色,總有著憂喜不一的觀感與見解。

950311-斗六市區景觀- 004.jpg

950311-斗六市區景觀- 001.jpg

990204-彰化二水街景-4.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3.JPG

屋頂加蓋,曾由油毛氈進化到塑膠﹑石綿浪板,再革新至彩色鋼板;

鐵窗,也由水泥花格﹑到融入美術圖騰的鐵窗窗花,

乃至於當今常見的樣版化之花格鋁窗。

其中,不同的素材,在不同的時期,

或許也表徵著不同的人文價值,而成為另一種人文演繹歷程的記錄方式。

950421-屏東竹田- 019.jpg

950421-屏東竹田- 028.jpg

1000415-嘉義布袋-民居建築- (57).JPG

1000415-嘉義布袋-民居建築- (59).JPG

1000415-嘉義布袋-民居建築- (64).JPG

在個別與整體之間,

個別的物件,不同的形式,表徵著不同時期的人文發展;

但自由隨機的組合,卻在整體環境上形成了失序的街區景象。

或許,反映出了自主性與集體共識性上的失衡現象,

也可以成為使用導向與專業觀點間,一種辯論式的彼此對話方式。

1000329-台北當代藝術館旁民宅建築牆面-  (3).JPG

近年來,不斷加速的都市更新腳步,更強烈地彰顯出台灣眷村文化的稀少化,

進而引發更多蘊含著昔日生活記憶之舊街區的關注。

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更新與保留;追求城市經濟價值與維護地方文化,

兩者之間,無論於價值觀點或發展對策上,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對立關係;

然而,在新與舊之間,

當代建築以其時代觀點,詮釋了此時的環境價值與人文精神;

具有歷史意涵的文化聚落,以著文化資產的位階,

成為城市文明發展與人文演繹的內容,也形成了一種文獻紀錄的方式,

兩者均有其各自的文化性論述觀點與發展性,均在於一種演化過程的實踐。

台北街景(漢口街)- 011.jpg

無論存在於都會與城鄉的老舊建築,

在不同時期都曾擁有過不同的風華與權勢下的「罪惡」;

屋頂加蓋,在台灣的常民生活中,

不僅反映出一種破窗效應的現象,也是容積管制失控的結果,也更建築設計的失敗;

就住民「自主性」觀點而論,即是在個別思維下,「有機」發展出的紛亂景象。

980817-高雄楠梓 (6).JPG

居住環境的「垂直」發展,無論曾是台灣因礦業而生的山區聚落,

或在於各地城市建築的垂直性發展,其實多限於地形特性與土地資源的使用量;

長久以來,生活聚落的「有機」發展,往往多為因地制宜下的權衡結果,

更常限於不富裕的生活經濟背景條件下,一種就地謀生現實下的自我救濟方式,

這些,均非關乎設計思維的創意,或專業觀點下的城市人文發展導向,

僅是在複雜的現實條件與價值觀點下,逐漸累積﹑堆疊而形成的環境現象。

1000821-北安路-前美軍協防司令部宿舍區- (10).JPG

1000729-北濱公路-台灣金屬礦業廠區旁聚落- (6).JPG

1001007-三貂嶺- 043.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1.JPG

1000821-北安路-前美軍協防司令部宿舍區- (12).JPG

1000821-北安路-前美軍協防司令部宿舍區- (2).JPG

930531-花蓮玉里- 026.jpg

1000416-高雄橋頭白樹社區-民居建築- (2).JPG

1000128-台南北門-平房聚落 (2).JPG

930531-花蓮玉里- 030.jpg

930531-花蓮玉里- 020.jpg

1000415-雲林斗六- (4).JPG

920708-台東街景- 003.jpg

原為平價住宅的建築舊聚落,正因都市土地逐漸稀少化,

而朝向以金字塔頂端人口為訴求族群,的高經濟價值建築發展,

日益追高的房價與追求奢華的居所,

自然激化了中間及底層更為廣域生活族群的抗爭力

 

另一方面,當面對著文化保存議題與再發展觀點時,

藝術的抽象語言與視覺符號,往往成為表徵與振興文化聚落的方式,

於是,由過去的閒置空間再利用,乃至近年來發起的眷村保存運動,

或更為廣域的文化資產或老舊生活聚落的議題討論,

似乎,藝術的進駐﹑轉型為觀光場域,多成為文化經營的唯一對策。

藝術與觀光,為文化閱讀的助力,抑或成為阻力?

文資價值﹑美學經濟力對比著土地價值﹑都市經濟學,

在兩者之間存在著不同的價值論點,

也分別地真實反映出當代人文價值與文化閱讀斷層的複雜現象。

1000125-「眷村裡迷路」-高雄左營自助新村- 129.JPG

1000125-「眷村裡迷路」-高雄左營自助新村- 151.JPG

1000125-「眷村裡迷路」-高雄左營自助新村- 085.JPG

1000125-「眷村裡迷路」-高雄左營自助新村- 061.JPG

1000125-「眷村裡迷路」-高雄左營自助新村- 072.JPG

1000125-「眷村裡迷路」-高雄左營自助新村- 073.JPG

1000125-「眷村裡迷路」-高雄左營自助新村- 096.JPG

1000125-「眷村裡迷路」-高雄左營自助新村- 174.JPG

980410-台中南屯春安路56巷-老舊眷村環境藝術-黃永阜- 056.jpg

980410-台中南屯春安路56巷-老舊眷村環境藝術-黃永阜- 014.jpg

文化的論述,是隨著人文演繹過程而自然累進而成,

並不存在於「景點」與「亮點」的定義之中。

於在地與外地兩者之間,或許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共通性與價值觀,

也都在於以不同視角,去擴張出更多樣性的城市閱讀方式。

相對於過去,此時的當代是一種未來;

相對於未來,此時也將成為文化資產的內容,

城市,總在時空變換之下,總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有著不同的存在價值與思維。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47.JPG

過去,這裡曾經為公部門機構;

未來,此時「垂直村落」計畫的據點,也將以另一種新興建築的樣貌呈現於環境;

此時的展覽議題或許不具實質的建設性意義,

但卻可以成為一段臺北都會的城市人文故事。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7.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44.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3.JPG

藝術的美學,建構出一處另類的生活場域; 

講求休閒的空間,也在這段談著美學的氛圍中,表徵著生活美學的當代觀點。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08.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0.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8.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0.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42.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1.JPG

建築,論述著一種應用藝術的型態與思維;

人文生活的演繹,總在不同時代中,以著不同觀點彰顯出豐富層次的建築文化價值。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59.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41.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43.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44.JPG

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聚落中的建築,反映了生活的本象;

有形的形體,記錄著不同時期的人文的風華,

無形的文化,總藉著建築的樣貌,堆積出人文的厚度。

藝術裡的建築,提供出一段城市發展的夢想,

當代的創意文化風潮,在此時也成為另一種詮釋既有文化的包裝創意。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01.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45.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46.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45.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2.JPG

對於這處談著文化創意的新生活場域而言,

此時談著“未來性”的藝術建築,也意涵著時代價值演化下的文明發展思維。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2.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18.JPG

或許,這僅是一個創作概念的展演;

在其中,提供出一段夢幻的生活故事想像,但總在於對未來還可以有著美麗的盼望。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47.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1.JPG

老照片的影像,總成為對於過往的一種追憶與紀念;

這處圓形的空間,像是個「時光機」般,帶領著人們回到過去那些難忘的生活場景。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7.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0.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8.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9.JPG

在這圓形空間中,懷念的思緒,總隨著昔日的影像,而重現著一幕幕的生活記憶。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1.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3.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4.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09.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2.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5.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11.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15.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12.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16.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13.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19.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1.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36.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37.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39.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2.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11.JPG

各式造型的版材,隨著不同人的意念與創意,

隨心所欲地造就著一件件想像中的生活物件;“搭建”出豐富個別性的“建築”。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1.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11.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12.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3.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14.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9.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5.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00.JPG

這些,都在於一種關於自主性議題的實踐,也在於談論種種「有機」生成下的可能;

但也真實地陳述出一種真實生活的樣貌。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41.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4.JPG

MVRDV也邀集台灣的建築學系學生們,一起探討著「垂直村落」的種種可能樣貌,

並藉由活動過程中的討論,

去成為關於鐵皮屋、樣品屋、違章建築等所謂的「非正式建築」文化的再閱讀方式。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7.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3.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4.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5.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2.JPG

彩色的幾何量體﹑藝術化的概念圖騰,

有如包裝著亮麗外衣的糖果般,滿足著創作慾與視覺感官。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6.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8.JPG

「方塊」,或許隱喻著近代居所建築的規格化型態;

這序列以著模組化單元所堆疊出的成果,

也收集著更豐富的創意,提出了關於「垂直聚落」的種種可能性。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9.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90.JPG

然而,存在於其中的建築市場導向﹑常民生活價值及地方觀點,

似乎,也在這段夢幻式的設計遊戲中被漠視。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92.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93.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95.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99.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02.JPG

這序列談著「垂直村落」概念的積木遊戲,所呈現出的各式藝術裝置,

似乎將本為蘊含著複雜思考層次的建築學論述,朝向遊戲化的簡單思考。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03.JPG

MVRDV也藉由內建了一序列建築元素模組的軟體,

提供出一套可讓參與者於虛擬世界中「自立造屋」的想像遊戲。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5.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93.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6.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8.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7.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92.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6.JPG

一段虛擬世界中的漫遊,在這處真實的空間場域中進行著;

一棟棟藝術創作觀點的「建築」於視覺中實現著個別的夢想。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0.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95.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7.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8.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5.JPG

「垂直村落」的縮小模組,也延伸出系列手工折紙遊戲體驗活動中的元件,

參與者也可以隨心所欲地建構出各異其趣的建築造型。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2.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9.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7.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90.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8.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41.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42.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43.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44.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0.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91.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1.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5.JPG

積木的方塊﹑模組化的電腦遊戲或是元件的折紙,

似乎也在講求個別性的自由創作之中,制約於「垂直村落」架構下的思想主軸。

關於這個談論未來的宣言,在於召集著一群跟隨者,或真實地成為自由主義推動者,

也在不同人們的內心中,「有機」地存在著多元的觀點與見解。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5.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7.JPG

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垂直村落」提供了人們一段豐富的夢幻之旅,

在許多不可變的環境中,藉著這段特別的生活經驗中,變換出無限的想像樂趣。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6.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4.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8.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3.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9.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0.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2.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4.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31.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1.JPG

都會城市的人口集中現象,在有限的土地資源條件下,

有限土地與空間,自然將水漲船高地導向朝向垂直性發展,

但若擴大為「群樓攻擊」之議題性“事件“來彰顯議題,

本質上,實已模糊了人與土地在這些變遷下應有的討論內容。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3.JPG

或許,這是一個歷經艱辛的策展過程,所提出的折衷後之展覽成果,

在其中每個環節中每個付出者的心思值得肯定。

這可以視為一個談創意的藝術論述,畢竟,過於抽象且簡單的議題思維,

並非真實地對應著一份關於人與土地關懷的理想性。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19.JPG

或許,這僅是一個外地旅人走馬看花後的靈感展現;

是一段理想與創意的提出,或為一段美學意涵與巧思的心得分享。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0.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1.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2.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3.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97.JPG

可以認同一個關於居住環境的創意﹑構想或生活議題的「設計」討論;

但面對著一個質變的建築“創作”議題,簡約化的環境人文與在地觀點,

可能也弱化了建築學觀點的論述性。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4.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27.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17.JPG

「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03.JPG

DSCF5390.jpg(註1)

DSCF5391.jpg(註1)

後面舊宿舍為友誼農場原址6.jpg(註1)

2003年,公賣局於這基地遷移,閒置的房舍與環境逐漸荒廢。

這處佔地千坪的土地,不僅是社區的“黑暗”角落,

更在這鄰近中山北路的熱絡街區中,呈現著頹敗的都市景象。

2009年,隨著都市改革政策日益興起,

舊有房舍陸續完成拆除﹑整地後,社區裡也因此多了幾棟堪用的舊建築及空地,

透過民間組織經營轉利用為URS21基地。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4.JPG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6).JPG

暫時釋放出的空地,成為了一處都市街區裡的綠帶空間。

1001016-URS21中山基地-  (1).JPG

原本頹敗的機構房舍,轉化成為一處談著美學的場域,也熱絡出感性的生活氛圍。

1001016-URS21中山基地-  (3).JPG

1001016-URS21中山基地-  (6).JPG

1001016-URS21中山基地-  (9).JPG

1001016-URS21中山基地-  (10).JPG

1001016-URS21中山基地-  (11).JPG

1001112-URS21中山基地- (2).JPG

1001112-URS21中山基地- (6).JPG

1001016-URS21中山基地-  (8).JPG

URS21中山基地草原 

「友誼農場」 

1001016-URS21中山基地與友誼農場.JPG

相對於有著豐富都市生活色彩的美學空間,一處位於基地邊陲的區塊,

正以著另一種真實的在地生活,默默地經營著另一種生活場域的型態。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36.JPG

2011年3月,聚盛里陳鴻章里長積極協調爭取位於基地邊緣空地,

希望在這荒地打造一處能強化社區交流活動的「農場」。

「初墾」之期,雜草叢生夾雜著石塊的土地,艱困的改良工作,

讓首批願意跟隨里長的街坊們逐一地打了退堂鼓。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5).JPG

同樣曾為農家子弟的陳鴻章里長與郭清源,與少數居民們一一排除萬難。

一處本已荒棄許久的土地,似乎開始看見了些盼望與生機。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5.JPG

友誼農場 (4).jpg(註1)

土地播下了菜種,隨著第一批“入墾”「農民」們的耕耘與照料,

由綠芽到一片的綠野,逐漸開始有了初次的豐收。

收成的喜樂氛圍,很快地在這社區中蔓延開來,

隨著加入「農友」的日益增多,

一片片的菜圃,也在這塊位於邊緣的土地被開闢了出來。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9).JPG

這個微型「農場」也談著「有機」,

只是,真實講求的,在於有機生態的耕作概念與方式;

也因此,無論施肥﹑除蟲等每個種植的環節,

均學習著以生態觀點來成為種植與維護的對策。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3).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0.JPG

都會的生活,談著時尚是一種流行風潮的價值主流,

品牌與議題,總不斷地豐富著生活中的視覺與生命價值;

都會城市裡的綠地,總在擁擠喧鬧的街區環境中,

成為一塊可以歇息與呼吸的重要生活場域;

而一處位處於都會街區角落上的「農地」,不僅顯的珍貴,

更在冷漠的都會社區中,逐漸加溫了鄰里關係間的情感熱度。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6.JPG

1001010-「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6.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04.JPG

1001112-「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中科大參訪- 006.JPG

1001016-URS21中山基地-  (4).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4).JPG

其中,並沒有是非對錯的論斷,存在的,僅是各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與選擇。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5).JPG

這處位於中山區的舊社區,

昔日,也曾在臺北都會中有過一段燈紅酒綠的風華盛世。

發展至今,伴隨著周邊的中山北路商圈的持續發展,

依舊維持著住商混合的生活聚落型態。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4).JPG

這裡,沒有豐富的視覺感官,也沒有設計所談論的美學觀點或理想願景;

沒有名師的論述觀點,也沒有專家學者的主觀或主導;

沒有人來人往的「朝聖者」,也不在於成為大批觀光客參訪的遊覽景點。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15.JPG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1).JPG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9).JPG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7).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4.JPG

過去的「遠親不如近鄰」觀念,早在複雜的移民﹑遷居等世代演繹下不復在。

複雜且多變的都會生活,安全感的缺乏﹑地方感的喪失,

長期以來總讓人們學會了自我防護與孤立,

對於環境的冷漠﹑人際間的保持距離,在都會裡生活裡總是常見的生活表情。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0).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2).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116.JPG

相對於時下總談著以觀光與振興地方經濟的思潮,

聚盛里的「友誼農場」,自然不在於發展農業經濟,

所積極推廣的,正是在於尋回那些昔日曾有過的里鄰情感。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33).JPG

綠色的植物聚落,意喻著社區的緊密鄰里關係;

一株株的菜蔬,重新改寫了社區人們的生活價值與方式;

一片片的菜圃,更成為重建人際關係的生活介面。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5).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29).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6).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7).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8).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9).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4).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32).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34).JPG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2).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6).JPG

隨著「農耕」氛圍的興起,認養的人們越來越多,

一片片的菜圃,各有各的類型,各式的菜蔬﹑果樹與植物在這塊土地邊緣上蔓延著..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7).JPG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6).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8).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7.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9).JPG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0).JPG

簡單的菜圃,沒有聳動的題材與創意;

對於城市邊陲或更多的城鄉聚落而言,更是日常的生活場域。

但在這處位於都會市區裡的社區聚落,菜圃,卻成為了一種人際關係間的「擾動」器;

一種環境關懷意識的集體共識與經營動力..

小小的菜圃,不僅在社區中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也因為一種「地方感」的逐漸形成,而帶動出一份獨特的社區人文風情。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8).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23).JPG

「以前鄰居之間,在公寓裡跟住對面的人相處了幾年甚至幾十年,

可能都還是不認識,因為一起在這邊種菜,現在還不只變的很熟,

就算隔幾條街的人,現在大家也都十分熟悉了。」

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開心地分享著他在「友誼農場」生活中的經驗。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25).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28).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26).JPG

「從小就在市區長大,以前也從不知什麼叫農耕,後來因為這樣的機會,

從什麼都不會,開始跟著大家學習種菜,到開始看見自己撒下的種子發出小嫩芽,

然後天天去澆水灌溉﹑施肥,一天天的看見了自己種的菜逐漸長成,

那樣的興奮心情與成就感,是很難用言語形容的。

跟大家一起來這邊種菜的日子,

 不僅生活變的有趣了,無形中也學會了許多農業知識!」

一個自幼就在都市成長與生活的「農友」,也興奮地分享在這裡的農耕生活心情。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27).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41).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35).JPG

「家裡的小孩都大了,年輕人不是忙著上班,就是都有自己的事,

以前總是一個人窩在家裡,每天的生活不是看電視就是等吃飯,

感覺上,活著,好像只是在等死,因為也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

但現在不同了,天天來種菜,天天顧著這些菜就是我的生命價值,

原本不認識的鄰居,現在一起巡完菜園後,沒事時還會相約跑來家裡找我,

陪我東南西北的聊著天。

現在,生活有了很多的陪伴,覺的活著的每個日子都很有樂趣,

反而擔心著,如果以後沒有這個菜圃,就真的不知道生活的意義在哪裡了。」

另一位上了年紀的婆婆,訴說著這處看似微不足道的菜園,

是如何在那原本寂寞的養老生活中,大大地改變了自己的生命價值觀。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36).JPG

「我們不約而同來這邊種菜,也不是為了省什麼錢,若是為了煮三餐,

一把蔬菜,幾顆水果在市場買一買才多少錢!自己種,還要花力氣花時間,

若真的要算計,還覺的挺划不來的。

我們大家一起過來這裡,為的就是一種生活趣味…

大家一起邊種菜,邊說說笑笑,享受那種在都市裡當起農夫的特別樂趣。」

社區裡的農友,一邊理著菜蔬,也一邊說出了多數「農友」的共同生活心聲。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0.JPG

行動不便的婆婆,雖然無法加入耕作的行列,但農友們描述著:

「她每天早晚都會想到這邊看看大家的農作做的怎樣了,

還會停下來跟著我們一起討論,也會開心地分享每個人的心得與成果。」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42).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43).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44).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38).JPG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1.JPG

幾年下來,一段段的嘗試與培育的心得,不斷累積出豐富的農業知識;

一片接著一片的菜園,在社區裡更是串連出一段段珍貴的情誼。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40).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46).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30).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47).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48).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49).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74.JPG

這是一段簡單但成功的社區營造的經驗,菜園生活所建立出的,

是拆除了每個人心中的“圍籬”界線,而緊密的建構出優質的鄰里生活網絡。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5.JPG

為了讓農場的土地資源可以平均分配,里長將這些耕地依「鄰」的數量,

分割為面積相近的數筆,由每個鄰推派代表人共同認養。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24).JPG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7).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31).JPG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2).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3).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0).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5).JPG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4).JPG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5).JPG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4).JPG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2).JPG

原本是社區居民們“農業顧問”的郭清源,為「友誼農場」的場長,

他將過去務農的種種經驗與技術,義務地傳授給每個人,

也分享水果與蔬菜的最佳種植季節。

大夥兒由不會到逐漸成為專業,更在彼此的技術交流下,

談著綠色生態的菜圃,也逐漸實驗出更多的種植技術與心得。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57.JPG

「農業經驗」在這社區裡,是一種激發鄰里人際關係的能量,

也是一種透過經驗與知識,來成為閱讀綠色環境的一種學習方式。

在這些自然且微渺的生活經驗中,

 更於無形中凝聚出一股對於社區永續經營的向心力。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3).JPG

每個鄰的菜園,不僅都「開發」出自己的特色,

彼此間還會相互比賽較量,不僅看看誰的作物收成多又豐富,

也相互比較著誰的菜圃更有景觀美學的創意。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37).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58).JPG

友誼農場 (1).jpg(註1)

友誼農場 (2).jpg(註1)

友誼農場 (3).jpg(註1)

「吃著自己種的菜跟水果特別有味道!」

親手栽種與收成,總成為家庭裡最感溫馨的菜餚;

也因為彼此種植的類種不盡相同,

而在各自收成時,也樂意彼此分享著各自努力耕耘後的成果。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69.JPG

老樹下的空間,成為了一處社區裡重要的生活場域。

每每處理完農作,無論早晨或傍晚時刻,或假日閒暇之時,

居民們總是不約而同地,習慣在此聚集著。

他們聊的多不在於社區八卦,而在於分享與交流菜園生活的種種,

也關心著社區裡的人與事,似乎,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題。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45).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2).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21).JPG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6).JPG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8).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94.JPG

自由但有次序的農具﹑熱絡的人際交誼,是農場裡常見的生活景。

每個鄰里認養的菜圃各自創建了個別性的特色;

然而,也共享著關於「友誼農場」中的種種生活記憶與共同經營的成果。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4).JPG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1).JPG

1001017-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3).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20).JPG

這座充滿濃郁人情味的「農場」,成為了社區的熱門活動,

後來者“爭先恐後”地跟里長預約「耕地」,

「排隊」等候著,期盼能早日加入友誼農場這個社區大家族。

1001014-「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22.JPG

1001016-「垂直村落」-URS21中山基地- 086.JPG

這個農場會經營多久?

里長說:畢竟是協商借來的,就一直種到政府要收回時的那天吧。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56).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54).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51).JPG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52).JPG

每一首動聽的歌謠都有曲終人散的一天,每個感人的故事,也都有講完的時刻,

沒人知道這個「友誼農場」還可以共同擁有多久,但在每個人內心中所清晰的,

是由昔日一起並肩走過的那段艱辛過程﹑長久以來在此共度生活的歡樂歲月,

及彼此之間的那份深厚的情感。

1001016-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50).JPG

1001112-URS21中山基地- (1).JPG

農場旁,未來的豪宅工程正積極地進行著..即將成為這裡的新街區風貌;

另一側,談著都市改革與城市美學理想的生活場域,

正號召著一群群設計領域的族群到此一遊;

咖啡的氣味,散發著都會悠閒時光的氛圍;

空地草皮上延伸著公園,上演著一幕幕甜蜜家庭的生活戲碼。

或許,在某一天之後,

這些都將再度成為另一段城市生活的回憶..但此時卻是那樣真實地擁有著。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13).JPG

1001014-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友誼農場- (2).JPG

「友誼農場」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

說明:標示(註1)圖片為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里長辦公室提供

 

延伸閱讀聚盛里-友誼農場」影音:http://www.youtube.com/watch?v=mT6qMrqmc5s

策展團隊MVRDV的官方網站:http://www.mvrdv.nl/#/news

T?F」主題網站:http://www.thewhyfactory.com/

The Vertical Village垂直村落」FB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72163789529825

arrow
arrow

    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