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色彩聯連看」-「魅色台灣」色彩改造計畫(聯大路的地錨彩繪)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04.jpg

聯大路於2010年9月開通啟用,全長約2.63公里,

雙向分別各有一個汽﹑機車道,及一個自行車兼行人步道,

包含兩側綠帶,路寬約有25公尺,

為國立聯合大學二坪山舊校區聯結八甲新校區的主要道路。

在彎曲的路徑中,亦可遠眺苗栗市區的城鄉景緻。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08.jpg

這條新道路與聯大師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相關,學校師生往返於兩校區之間,

對比於路旁的秀麗風景,水泥坡壁的冷漠感,總讓人感覺有些缺憾。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09.jpg

也因為這段單調的道路景觀,而激發了建築學系師生一股環境改造的熱忱與動能。

在王本壯教授的指導下,以理論融合實務的豐富社造經驗,

帶領學生在道路中,探索著“特殊”的環境元素,思考著環境創新的可能方式。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05.jpg

由於聯大路為開挖型的山坡道路,為維持坡面的安全性,兩側須以地錨來支撐。

坡壁上矩陣式排列的「地錨」頭,不僅數量龐大且視覺明顯。

這個顯著且廣闊的“地錨景觀”,也在往返的觀察中被發現,而引發了初步構想。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12.jpg

於是,一個由點構成面的構圖,一個意涵著“連”結“聯”大兩校區的創作議題,

在這條“灰色調”的道路,開始啟動了「色彩聯連看」計畫。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20.jpg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13.jpg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22.jpg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15.jpg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07.jpg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03.jpg

這個計畫逐漸在建築學系動員了起來,各年級的學生們運用課餘時間,

彼此接力地上山,在不下雨的日子裡,於坡面上逐一地彩繪著一個個突出的錨頭。

隨著參與的學生增多,熱絡著參與的氛圍,一個個色點逐漸在坡面上展開,

由一個接近舊校區的坡面,擴展至另一個趨近新校區坡面。

歷經了數月的辛苦與彼此接力,校區兩端的“彩虹坡”終於即將“聯”結完成。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23.jpg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24.jpg

校園與其周遭環境均類比著社區的生活型態,這處有著類似彩虹色彩的環境景觀,

以著建築學的觀點,締造出一個環境經營的議題:

環境的視覺成果傳遞著創作本身的藝術性;

集體參與的過程也論述出公共性的本質。

這段經驗對於建築系的學生而言,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獲得實際的體驗與心得,

真實地實踐了設計研究中的環境論述與議題討論;

而對於向來樸實的城鄉環境而言,或許更是一段新的看見與視覺經驗。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25.jpg

此時亮麗的色彩,終會隨著天候與時間而逐漸褪去,

然而,這卻是一個頗具實驗性的開端,

無論對於在地居住或「臨時」性的學生居民而言,

都對於生活環境提出了問題與對策思考。

色彩計畫本身,以立即性的方式,宣告了另一種美學的可能性,

也意涵著未來另一段環境議題討論的開端..

或許,數年後還會更夠具創意的色彩或裝置加入,再度締造出另一段美學主題;

這段經驗,也可能隨著知識與經驗的傳遞,擴張到更遠的地方。

1000616-「魅色台灣」-苗栗聯大路-地錨彩繪- 035.jpg

「魅色台灣」色彩改造計畫(聯大路地錨彩繪 / 集體創作:國立聯合大學王本壯教授及建築學系師生)

延伸閱讀魅色台灣」色彩改造計畫 http://www.letscolor.com.tw/letscolortaiwan/index.aspx?id=129 

                                                                                 http://www.letscolor.com.tw/letscolortaiwan/index.aspx?page=5&id=132

 

「陶色公路」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1).JPG

苗栗縣公館鄉的陶瓷產業,曾在昔日歷經過一段熱絡的發展過程,

全盛時期,鄉內的窯廠曾多達十八座之多。

但隨著陶藝產業於各地的普及,與當地老藝師們的技藝逐漸失傳,

雖仍有部分藝師持續創作,但傳統的陶瓷工藝也面臨著逐漸沒落的景況。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2).JPG

文創風潮於近年來的興起,鄉公所積極推動「陶藝復興」運動,

除長期推動陶藝創作與藝術彩繪活動外,更於2011年5月啟動了「陶色公路」計畫,

擬在鄉內主要道路中央綠帶及兩旁設置具客家風情的陶甕藝術作品,

陸續地,已由起初設置的一百多件逐漸增加至兩百多件。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5).JPG

這序列的陶甕藝術,以創新的思維,結合客家花布圖案彩繪與陶甕創作,

來推廣在地的傳統產業文化。

並期透過長期的教育推廣活動,

號召更多鄉民與熱衷於陶瓷藝術的民眾,持續加入創作與生產。

「陶色公路」計劃由台六線公館交流道到一二八線路段等主要道路沿線設置,

由線到面地逐漸擴張到各聯外道路,以客家庄文化風采融合陶瓷藝術的觀點,

號召﹑推廣與創新出地方文化特色。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6).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11).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13).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14).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16).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15).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17).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23).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26).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4).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7).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9).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18).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19).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22).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25).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28).JPG

若就公共藝術的論述而言,這是一種超脫法令體制外的城鄉美學運動,

也是另一種社造觀點的環境改造方式。

藝術性的美學觀感或許見仁見智各有其不同感受,

活動計畫或許過於淺層,但卻接近常民的生活美學;

設置之初,也許需面對著諸多複雜的環境配合與設置經驗問題,

但卻也勇於嘗試著另一種文化經營的可能性。

這些成果,意味著更多環境美學的可能性,

對於未來而言,是一段邁向再發展的必經過程,一種經驗的獲得,

也在於累積出地方傳統藝術的文化厚度。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20).JPG

1000601-苗栗公館-陶色公路-  (21).JPG 

arrow
arrow

    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